听到记者和王闻远的对答。
现场的人都笑了起来。
这个记者也太小鸡肚肠了。
心眼不大,却揣摩捐赠者的想法。
单单捐赠的古董就有几十亿,怎么会在乎门票那点手艺。
这就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
直播间的观众也乐了。
“这个记者有一丝,他那傻样给直播间带来了不少乐趣。”
“对,那个记者也不动动脑子,捐古董的人会在乎那点小钱。”
“这人居然连王大师都敢怀疑,其心可诛啊!”
“如果海外馆这件事做成,对全国人民都是有好处的。”
……
王闻远给大家解答了几个问题后。
大家对捐赠者更感兴趣了。
这人不图名,不图钱,一心为了夏国的文物事业。
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种行为,比很多明星不知道高到哪里去。
值得大家铭记在心中。
“请问,我们普通人有什么渠道进入海外馆,大家都想亲眼看看那几件神奇的古董,我当然也想。”
一个年纪大一点的记者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场上的很多收藏家都点了点头。
对这个记者提出的问题也非常感兴趣。
他们比一般普通人见多识广。
但纪录片中,那种国宝级别的文物。
没有见过多少次。
收藏家们都不愿意放过这个好机会。
博物馆说的好,谁都可以欣赏。
万一,但万一变卦怎么办。
这种可能性虽然很小。
但为了亲眼看一下那几件古董。
再小的概率也不得不防。
“只要京都博物馆开放,海外馆就对外开放。”
“不过需要专门买一张十九块九的门票才能参观,而且对人数有一定的要求。”
“海外馆最多允许两百人同时观看。”
王闻远有条不紊的把海外馆的游览事项说了出来。
场上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