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个人就可以赚戴雪梅药厂的四分之一。
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阎解成大受震撼的瞪大了眼睛,他一个月工资三十多块钱,还要每个月给爸妈五块钱养老。
生活不说捉襟见肘,也绝对是过的并不富裕。
这时候听二大爷这么一说,眼睛都成铜钱的了。
“二大爷,一千多您还嫌少啊?”
“您这一个月赚的,顶我三年的工资了。”
他要是一个月赚这么多钱,做梦都能笑醒。
“二大爷,您做的是什么生意?这么赚钱?”
阎解成想要跟二大爷取取经,看看如果赚钱的方法,他也能做的话,不行就狠狠心辞职。
听到阎解成这么问,二大爷笑了:“我说解成,做什么生意,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
“我的生意你不适合,你要做的话,还是多去问问你爸,让他给你出出主意。”
说完腆着肚子,背着手回后院儿去了。
关于做什么生意,他当然不能告诉阎解成,那都是钻国家和集体的空子,摆到明面上说,那不是自找麻烦吗?
回后院儿的路上,二大爷又遇到了不少人。
别人跟他打招呼,他那派头,就像视察的领导一样。
一路就这么“视察”回了家。
进了门,二大妈热情的迎了上来,先给倒了杯热水,犹豫了一下这才说:“光齐爸,我把你赚大钱的事儿,写信跟光福说了。”
“我想着,让他进城来,你带带他。”
“以后脱离那个破烂一样的农村,在城里也能过上好日子。”
说到底,还是亲生的儿子,就这么扔在乡下不管,也说不过去。
提起刘光福,二大爷脸色就有些不好看。
“又提这个小混蛋。”
“你忘了他上次回来,最后抢了钱走的吗?”
二大爷很不高兴,那小子一身反骨,回来一趟抢了钱不说,还差点儿又得罪了赵建国,害他担惊受怕了好几天。
不过,毕竟过去这么久了,又是亲儿子。
赚钱了,自然就不愿意让儿子还呆在那鸟都不拉屎的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