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开局有了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2章 现场比赛(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钳工的基本要求是非常高的,这是个基本功的积累。”

    “就像我们钳工,好多都是手工操作。”

    “它不像机械那样,尺寸调整到位,它就保证了。”

    “一个钳工,想要完成某些操作,就必须要固定一个姿势,就是一顿锉刀的那个姿势。”

    “这都是日积月累,这个姿势一摆上,就定型了,你必须要把这个姿势固定起来,完成的精度才能保证。”

    张长海的工作报告,应该是有专人写的,情绪饱满而且慷慨激昂。

    接着,他介绍起了他在工作中的突出贡献。

    介绍完突出贡献,基本都是再说两句,比如我将无怨无悔,心无旁骛的继续坚守下去。

    这样就会在掌声中结束报告。

    可是,张长海却并没有念这两句,而是从准备的工作报告上抬起头,看向了台下。

    台下几百个劳模,黑压压的看不清楚脸。

    但是张长海知道赵建国坐在哪里,所以他的眼神,直接就看向了赵建国。

    他说:“我们钳工,最高的技术等级,就是定在了八级。”

    “但是,技术提升,永无止境。”

    “刚才我在台下的时候,看到还有一位八级钳工的劳模代表。”

    “我想,只有报告说出来的工作经验,还不能让各位领导和代表直接的看出问题。”

    “所以我提议,能不能让我和台下这位八级钳工,进行一次技术比赛。用现场操作,来让大家感受一下。”

    这话一出,代表们纷纷交头接耳。

    这是什么地方?劳动模范大会,所有领导都看着呢。

    现在竟然提出要现场进行技术比赛?

    领导们也没有想到,劳模代表竟然直接上台,要挑战来参加会议的同行。

    不过,这提议也不是不可以考虑。

    这次大会,本来就是劳动模范者的大会,现场比赛,还可以有利的调动广大工人专研技术业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有百利而无一害。

    “那就安排这两个钳工,进行一次现场比赛。”

    几个领导一起讨论了一下,直接拍板。

    于是原本还在台下听报告的赵建国,直接被请上了台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