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河有些忐忑的说:“借三千可以吗?我再找老陆他们也借点。”
三千不是小数目,他相信谢勉会借就是有点担心宋敏敏不愿意,好比赵刚的媳妇一听他说要借钱脸就拉了下来。
最后赵刚同意借他没要,不想引起好友夫妻闹矛盾。
谢勉爽快的答应:“没问题,你和我去银行取,取了钱就在家里吃饭。难得见面,咱们好好聊聊。”
见宋敏敏笑容不减,没有半点不高兴,刘新河放下心来,笑道:“好啊!”
亲兄弟明算账,刘新河写了一张欠条。
“我一时半会还不上,日期就先不写了,你放心,我有钱一定会还。”
谢勉拍拍他的肩,笑道:“多年的朋友难道这点信任都没有,信你。”
谢勉把欠条给宋敏敏,拿上存折和赵长河出门。
出了胡同不远处就有银行,谢勉取了三千给刘新河,刘新河存进自己的户头。
借不到钱愁,借到钱也愁。
每个月的收入养家都难,怎么还债。
出了银行不禁和谢勉诉苦:“我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生七个孩子,争这口气做什么?日子过成这样都是我自找的,就是苦了孩子们。”
谢勉笑笑:“富有富的养法,穷有穷的养法。我们小时候吃不饱穿不暖,现在的孩子起码能吃饱穿暖,比我们那时候生活好多了。”
孩子都生了,说这些有什么用。
“不一样的。”刘新河叹了口气。
“大家都一样没有可比性,要是差距太大孩子们心里就有了想法,敏感自卑。”
谢勉略一沉思说:“嫂子有没有想过从单位退出来做点生意?”
刘新河愣了一下,退了铁饭碗的工作做让人看不起的小摊贩?
连连摇头道:“做生意能赚多少钱,哪有她的工作好,农业局的科员,工作稳定工资也不低。”
见状谢勉便不再多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不是他觉得好别人就觉得好。
当下做生意很让人看不起,甚至很多人觉得种地都比当摊贩强,他们哪里知道,这时做生意有多赚钱。
许艳开的早点铺,原来只是她一个人,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