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家666反问盛泽禹:“吾儿可心甘?”
十七岁的少年郎,心气正傲,自然是不甘。
父亲滥用私刑杀害了母亲,被判了流放,也让他从此失去了参加科考的资格。
失去了父母,又没了前程,冤啊!
“母亲,儿子心有不甘。”
嗯,不甘是正常的,不甘才能激起他的求生欲。总比原剧情里郁郁寡欢,混沌度日,英年早逝要好。
……
盛恺闻被定罪流放,那是他罪有应得。可蓝智慧在法律和道德上都是无辜的。
盛泽禹不仅是盛恺闻的儿子,也是受害人蓝智慧的独生子。他还在京城书院受过两年严格的教育。
只因父亲一人的过犯而失去科举的资格,确实是有失公允。
但这个小世界的法律就是如此,并已沿用数千年。并没有哪条法律允许盛泽禹因母亲是无辜受害者,学校的老师是饱学之士,而得到宽恕。
正如总有“原罪”一说,却从未听过“原冤、原善、原义”。
父亲被判有罪,不代表儿子将来也有罪。父亲无罪,也不代表儿子无罪。但法律就是这么规定,盛泽禹不服也不行。
拆家666认为的不公之处在于这个小世界,有不少男人和盛恺闻一样,宠妾灭妻、甚至滥用私刑谋害妻子。这类只要没人上告,就不会被判罪,也就不会殃及子孙。
“禹儿,你觉得为了儿孙的前程,有冤的原配该不该告发丈夫?”
盛泽禹被问的一愣神,实在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拆家666又问:“当丈夫的为了儿孙的前程,是不是该约束自己的言行,遵纪守法?”
盛泽禹赶紧点头,回答“是”。
“宠妾灭妻杖一百,这是写进律法书里的。只是从未听过有哪家的主人因这个罪名而挨板子。这不是没有宠妾灭妻的事,而是没人告就没人管,法律条款成了一纸空文。”
“母亲所言极是。”盛恺闻清楚自己该恨的是不公的制度,不遵纪守法的渣爹,而不是母亲为自己申冤。
代入蓝智慧的遭遇,必然对盛恺闻和翠娘兄妹恨得咬牙切齿,有仇报仇的结果就会公开盛恺闻滥用私刑杀妻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