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不仅不下罪己诏,还四处放皇榜招贤纳士,以补充被抓捕官员的空缺位置,此举更引起权臣的不满。
皇后端庄贤淑,温婉柔顺,待皇帝的两个妃子亲如姐妹。她最近却着急上火,皇帝的变化太大,这让她寝食难安。
每天都有无数的命妇来觐见皇后,为各自的丈夫儿子求情。然而,不论皇后如何求皇帝放过那些人,皇帝都不为所动。
每天也有很多漏网之鱼在皇宫外示威呐喊,皇后被这些声音吵得心绪不宁。自从国师被捕下狱,她就心乱如麻,国师为人光明磊落,更是她敬仰的恩师。
皇后三日不吃不喝,皇帝心软,给她机会去天牢劝国师“改邪归正”。然而,国师却视死如归,依旧说皇帝是鬼迷心窍,仇智慧的歪理邪说迷惑了皇帝的心智。
这次天牢相见,国师平和又坚定的语气让皇后更加深信不疑,她回宫后换了一身素服,直接跪到皇太后寝宫面前。
皇后哭着控诉着皇帝的荒唐:“本朝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哪有什么到13岁再来选择自己要不要裹小脚的道理?
男子贵尊女子卑微,女人相比男人心智软弱,13岁的女子能做越过父亲为自己的人生做主?
父亲不愿让女儿裹小脚,那便不裹小脚,反之也应如此。作为一家之主,父亲有权按自己意愿处置未嫁的女儿。陛下的政令触及的不是该不该裹小脚的问题,而是侵害了父亲作为一家之主的权利。”
皇后长跪不起,希望两位太后做主劝说皇帝:“女人当以柔顺娴静为优德,在家从夫,父亲必会妥善安排女儿的一切。出嫁从夫,夫君是父亲为女儿择的良人。夫死从子,儿子是丈夫培养的继承人。陛下的决策,岂能不顾纲常人伦!”
太皇太后见太后为难,皇后两个时辰都不肯起来,便越过太后,派女使传口谕训责孙媳妇:“你说女人应该娴静,却在这里逼迫婆婆教育她儿子,这又何谈贤惠?
女人三从四德,你婆婆作为寡妇该从子,怎能因媳妇蛊惑而越权去管辖儿子?作为妻子,皇后更应该听从皇帝,而不是国师。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你自己都不服从你的夫、你的君,有何颜面来逼问你婆婆?”
皇后这辈子哪受过这般批评,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