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怎的,秦淮茹脑子里忽然浮现出她接待的那对买喜糖的中年客人。
婚前连买个喜糖都不能好好沟通,婚后的日子还能和顺吗?
再婚家庭里的那些磕磕碰碰,真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秦淮茹无比庆幸自己有个好婆婆,在家里出事的时候,稳住大局,还让她在这三个月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几个堂妹太喜欢她在城里的房子和眼前这些好吃的零食。
三个女人一台戏,几个堂妹聊起别人家的事,都不带歇气的。
“要我说那女的还不如不改嫁,给人当后妈多没劲。”
“听三婶说,是那女的前婆家不仁义,儿子死后,非要赶她母女出门,不让她们在家吃白食。她娘家也是没办法才把她改嫁给那个纺织厂的。”
秦淮茹再次感叹婆婆说的可真对。“哪有那么多没办法?办法肯定比困难多。只是有些人不愿意面对问题,一味的强调难处,不去想最佳解决方案。”
“姐,你在说什么?”
“没什么,看你们吃的高兴,我开心。”
“我不是故意吃那么多的,是真的太好吃了。”
“没事,吃吧,这里还有一盒鸡蛋卷,喜欢吃你们就带回去吃。”婆婆每次回来都带很多东西,家里吃的用的几乎都不用买了。
“那怎么行?这么珍贵的零食还是留给棒梗和小当吃吧。我们能尝着奶糖的味就没白来。”
秦淮茹给每个妹妹都抓了一把奶糖放她们兜里。“现在好多地方都招临时工,你们有初中文化的,想赚钱买好吃的就留在城里好好干。”
“真的吗?姐,我愿意到城里当临时工,要是我能攒到10块钱就好了。”
秦淮茹笑道:“京茹,你应该说每个月攒10块钱,攒3年就在城里买房子。”
“那我可不敢想,姐,全村的姑娘都羡慕你能嫁到城里吃计划粮。”
“这有什么好羡慕的,女人靠自己的本事才是长久之计。你回去多读书学知识,别总是把时间花在东家长西家短上。等初中毕业就到城里来工作。”
很明显,除了14岁的秦京茹,其他几个妹妹都没把秦淮茹的话听进耳朵里。
“姐,你说的真好,我要每个月攒10块钱,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