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茹娘家人提出的要求也在情理之中。作为她的亲人,帮她争取最大的利益保障,出发点没错。
但原身就不乐意了,贾东旭的工作指标,以及住在四合院里的这间房子,都是属于贾家的财产,按贾家的规矩,以后是要传给长孙贾梗的。
贾梗,小名棒梗,是贾东旭和秦淮茹的第一个孩子,也是唯一的男孩。刚刚7岁,读小学一年级。
面对秦家提出的要求,贾张氏并不想让秦淮茹得到这个工作,毕竟儿媳妇还很年轻,才刚满26周岁。
如果她顶替了贾家的工作指标进了厂,厂里就会断了每个月12块的抚恤金,秦淮茹自己成了光荣的工人阶级,如果以后再嫁人生子,那贾家的三个孙子日子还怎么过?
原身这么考虑,当然也没错。
她自己守寡多年,独自抚养贾东旭长大成人。就是深知寡妇改嫁后,前夫的孩子就会变成拖油瓶,不仅说起来名声不好听,在新家庭里更像个寄人篱下的可怜虫。
年轻时,张智慧也遇过很多男人,这些人见她年轻守寡,只有一个儿子,还有房子,都想和她搭帮过日子。
如果张智慧为自己考虑,往前走一步,再嫁人生子,自己是幸福圆满了,那贾东旭就成了随寡妇改嫁的拖油瓶。如果遇人不淑,甚至连贾家的房子都保不住。
可以说,原身为了儿子,牺牲了自己,含辛茹苦守了二十多年。就冲这一点,就不应该太苛责她。毕竟只是个旧社会过来的无知妇女,她认可的是通过自我牺牲换取儿子幸福成长的这种生存方式。
己所欲施于人,她当然也希望秦淮茹走她的老路,安心在家守着三个孩子过日子。只用熬7年,等棒梗满14岁就能进厂接父亲的班。
她盘算着除了每月拿厂里的12块补贴,还可以拣些老菜帮子回来养兔子换钱,贴补生活费。
然而现在是新社会,不比旧社会的老观念,即便秦淮茹是她当年花了一笔彩礼才从乡下娶回来的,也不可能压着不准她改嫁。
秦家人见原身不同意,便提出:“等淮茹肚子里这个满月,就让她回娘家改嫁。”
就凭她的容貌,再嫁户条件好的人家,一点都不难。
最后双方不得不妥协出一个方案。
秦淮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