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薇看东西就是看好不好看,李子笙一个考古专业的,就专注看人家盒子,瓶子的材料,还有工艺水平。
两人光看半天也不说买,但是人铺子里的伙计也是很专业的,也没有赶他们。
两人看够了,最后走的时候给家里的女人们共买了四盒珍珠粉,其他也不知道是什么做的,会不会含铅什么的,就不敢乱买。
接着两人还去买家具的店,让人往家里送了两张大长桌,两个大书架,两个大衣柜,还定了两张大长椅子,魏薇准备把大长椅子回去做上铺垫,弄成沙发,放在书桌对面。他们的房间和外公外婆的房间都需要这些,他们衣柜虽然有了,但是太小,要放衣服和放闲置的被子什么的就不合用了,书房也都没有书架,这些买回去都有用的。
接着他们还经过卖油纸伞的店,只见那店里老板正在用毛笔在伞上的白纸上作画。速度极快,一会就完成了一幅风景画,旁边还有伙计拿着桐油刷伞。等桐油干了,就是一把漂亮又有意境的伞了。看那作画的老板那手艺,估计是个有名气的,不然要在这繁华的大街上开一家油纸伞店,那是不容易的。
走了几步他们就经过这条街上的布庄,魏薇本来觉得家里有人做衣服,不用再进店买衣物了,但是李子笙看到人家墙上挂着的一套衣服特别好看,一定要拉着魏薇进去看看。
衣服拿下来,是一件年轻女性穿的冬。淡黄色的外套,衣领镶了一圈白色的兔毛,里面搭的是白色的内衬,下身是淡蓝色的裙子,上身外套绣的是缠枝花,下身裙子绣的是兰花,整体看上去清丽脱俗又庄重。很适合魏薇,最后魏薇在李子笙的催促下进店里试穿了一下,李子笙说特别好看合身,两人就买下了,这套成衣花了22两银子,魏薇觉得太贵了,要是买布料回去自己做,最多花10两银子。
但是李子笙说他就想看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她的衣服都是外婆他们赶制出来的,做得都很简单,好多也没有绣花什么的,没有店铺里面的精细。
最后两人看铺子里还买冬天穿的鹿皮靴子,人老板说这鞋子冬天穿着不会进水,特别防寒,两人就为家里人一人买了一双。这鞋子买得很合适,要知道这古代的鞋子吸水性极好,要是遇上小雨天不往鞋子上穿木屐,鞋子一下地就会湿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