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是篮球之神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587:【我们是冠军!!!】(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丢丢。  这个功防解决了困扰李真多年的难题,那就是科比与乔丹谁更强的讨论。  但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李真持球急速奔赴前场。  尽管德怀恩韦德在他面前紧追不舍。  但他没有任何畏惧。  他眼里只有一件事情,赶紧在常规时间将梦之队干掉。  所以,当他冲到三分线时,他几乎没有半点犹豫,直接起跳,然后出手……整个五棵松都在发出惊叹。  如果张指导在这儿,肯定会高呼一声不合理。  但是,不到一秒钟后。全场的惊讶变成顶礼膜拜式的呐喊。  五棵松球馆仿佛被炸掉了一般,声浪滔天!  李真的名字被反复吟唱。  101:100。  反超了!!  央视的解说员的喉咙甚至叫到失声。  而espn解说席上传来两声痛苦的哀鸣。  布鲁斯暴走了!  这是他们最不想面对的事情。  经常播报nba新闻的他们比中国人更清楚布鲁斯暴走意味着什么。  实际上,梦之队也蒙了。  他们从李真上个回合命中急停跳投时就开始担忧,场边的德安东尼甚至将双手都揣进了裤兜。  他的紧张从他颤抖的小胡子就可以看出。  而当李真命中这颗三分。  他痛苦的闭上双眼。  心里默念:完了!完了!  他是经历过李真暴走的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进入暴走状态的布鲁斯有多强。  之前,nba都盛传克劳福德是当今世界抽风第一人,但是作为曾经的尼克斯主教练,他明白,克劳福德在李真面前就是个弟弟。  此时,比赛只剩下29秒。  梦之队落后1分。  老k教练在短暂的犹豫之后,做出果断的决定:压节奏,打24秒,确保命中率。  这个举动让李真担忧了起来。  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篮球之神状态只能维持1分钟,现在还剩下32秒。  虽然比进攻时间多3秒。  但如果梦之队真的压到24秒并且完成命中,那么发球就很有可能导致3秒的延迟。到时候,绝地反击就非常困难了。  所以。  必须要防住这次进攻。  “防住这次进攻,我们就赢了!!”

    李真用力鼓掌,他激励着队员。  没有理由在最后一个回合功亏一篑。  都已经打到这儿了!  李真的声音给与球员莫大的勇气与拼劲。对每个中国球员来说,今天都已经是职业生涯最光辉的时刻,或许错过这一刻,这辈子都再也没有战胜梦之队的机会了。  全场的球迷与板凳席的中国球员全部站了起来。  原本还乱哄哄的五棵松很快就在李南等球员的带领下整齐划一的高喊:防守!防守!防守!防守!  职业生涯最伟大的时刻,就是现在了!  中国队球员如狼似虎的扑向平日里高高在上的nba巨星,此刻他们只想将这些家伙扼杀在五棵松。他们要站上冠军领奖台,才不管对手是谁!  中国队爆发出来的防守超出梦之队的预计。  勒布朗詹姆斯差点被朱方雨逼的走步,好在他及时将篮球传给科比,然后他慢慢踱步到底线,等待机会。  科比则面对着李真。  李真一直在用手掌干扰着科比,并且不停说着垃圾话:“你输定了。你的命中率没有你想象的高。”

    “你不可能连续从我身上拿走冠军。”

    “你的时代结束了。”

    “……”  李真喋喋不休。  科比始终没有回应。  当进攻时间还剩下8秒的时候,他猛地向地一压,然后快速向前突击。  但是,李真早已堵住他的去路。两人身体一撞,李真微微退后一步,科比的步伐却因此止住。  而且在下一秒,李真已经贴身上来,他高举着双手不给科比任何投篮的空间。  科比陷入到僵局。  他不得不停球,然后背身,他尝试过用假动作逼迫李真起跳,骗取犯规。  但李真纹丝不动,并且越压越紧。  科比此时只剩下超高难度的翻身跳投。  而就在此时,德怀恩韦德迅速从一旁窜出,科比几乎没有犹豫,直接将篮球传了过去。  而在他传球的那一刻,李真忽然迈步向前冲击。  因为,他看到孙悦犹如足球运动员一般飞扑了出去……他的爆发力、速度远不如韦德。  但是他的身高,他的臂展是天然的优势。  当他不在计较疼痛,忘却所有的后顾之忧,将自己当成炮弹一般扔出去……呲!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  他的指尖抢先韦德一厘米碰到篮球。  篮球改变轨迹。  他的手指也听到一声脆响。  随即,砰!  身体狠狠地拍在地板上。  并且勾动韦德步伐,韦德直接摔在他身上,又是一个重击。  浑身上下的疼痛袭向他的脑神经。  但此时,他已经忘记叫疼。  反而露出微笑。  因为他看见李真已经闪电般出击,心有灵犀的抓住篮球,并且朝着前场狂奔。  李真将速度开到了最大。  他非常迅速的抵达前场,并且在身前没有任何防守者的情况下直接在三分线急停,将篮球果断的出手……没有人在此刻质疑他的行为逻辑。  就算张指导在这儿,也不会说这个球不合理。  因为篮球很快就飞出完美的弧线,并且在13秒钟后……唰!  精准的洞穿梦之队的篮网!  五棵松球馆彻底爆炸!  声浪要将顶棚掀翻。  104:100。  领先4分了。  比赛还剩下5秒。  美国队已经没有暂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