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是篮球之神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605:【布鲁斯将参加扣篮大赛?】(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犹他爵士在斯隆老爷的操持下,二十年如一日,谨遵学院派之宗旨,以阵地进攻为根本,挡拆为筋骨,常年位于强队之林。  对于这种基础扎实的阵地进攻球队,尼克斯在本赛季的胜率是很低的。  再加上最近布鲁斯撞上球星墙的新闻不停旋绕,搞得德隆与爵士其他球员都有些轻敌。  但是,很快他们就被收拾。  布鲁斯开场的第一个球从小加索尔将篮球拍到尼克斯半场后,就开启狂飙。当李真犹如闪电般的奔袭前场,土耳其人与克利夫兰反骨仔同时向内收缩。  但李真没有给他们任何机会。  他直接踩在罚球线上以极其惊人的速率弹跳起来,并且将篮球笔直投出……他的投篮手势很有阿兰休斯顿的风采,尽管双腿绷直的样子跟俄克拉荷马州的菜鸟有异曲同工之妙。  唰!  篮球精准的落入篮网。  阿兰休斯顿作为尼克斯的首席投篮教练,他非常兴奋的站起来挥手。仿佛是在告诉全世界:我特么虽然职业生涯从尼克斯拿走一份毫无贡献的亿万合约,但我退役之后,还是有贡献的。  李真的进球让现场的球迷很兴奋,虽然大家都不确定这是昙花一现,还是真的已经打破牢笼。  但终归是要有些美好的祝愿。  李真的嘴角充满笑意。  这就是从莎拉波娃身上得到的好处:每次他在女人身上撞击,都会得到能量支撑,无论是在卧室还是在球场。  莎拉波娃为他提升的天赋融合度,使李真发现一个极其惊奇的事情。  当他快速运动起来,当他的速率越快,他的中距离投篮越准。最好是不要任何犹豫,上去就投,这种投篮看上去很无脑,像是维斯布鲁克的作风,但命中率最好的时候甚至能达到六成。前提是在罚球线以内。  德隆很快就体验到李真从莎拉波娃身上获得的第二个好处。  当人们还在将莎拉波娃昨天跑进尼克斯训练营的新闻引为笑谈的时候,李真已经偷偷的完成攻防两端的改造。  德隆有点冒进。  他实在太想宣布自己是联盟第一后卫了,小胖子也想和网坛女明星谈恋爱,哪怕是大小威姐妹花呢?  但是,他的行动却露出破绽。  他刻意追求动作上的花哨,他在李真面前玩弄他的横摆技巧。  他的横向摆动确是独具一格,配合他的体型、爆发力甚至有天下一绝的味道。  然而,他太轻佻了。  并且,他不知道天赋融合度提升后的李真对于防守细节的把控有了质的提升。他终于将他完美的长臂与绝顶的爆发力以及顶尖的协调能力结合起来。  当德隆一个横摆,他故意卖出半个破绽。  小胖子欺身而入的瞬间,他的生气倾斜过去,长臂猛地一掏……德隆虽然仍在走位走位,但篮球已经掉落。  跟李真搭档已久的马特巴恩斯非常快速的抄走篮球,向前一个长传。  李真接球向前狂奔。  闪电奔袭到前场后,他居然又来一个罚球线内高度急停绷紧双腿的僵尸跳投……唰!  篮球再次入网。  李真得意忘形的高举起双臂。  这种将中距离投篮命中的感觉实在太好了!  阿兰-虽然没有教过李真什么-休斯顿再次站起来在场边挥舞手臂:我教的!我教的!!  “布鲁斯就是纽约新的中投王!”

    休斯顿甚至还大声呐喊。  这位长相优雅的男子自从跟伊赛亚托马斯等人混久了之后,脸这种东西也就可有可无了。  与此同时,原本还很兴奋的李真忽然有些错愕。  因为他居然在观众席里看到吉赛尔邦辰的影子。  天呐!  她还穿着一身旗袍。  噢!  这绝对是冲着春节档来的。  李真好像终于明白为什么每年春节档有那么多电影扎堆上映了。  可我家不是电影院啊!  李真同学的表情迅速变得忧伤。  偏偏这时德隆威廉姆斯还从旁边路过:“你不可能一直这么幸运!”

    这是来自摩尼教派的诅咒吗?  李真当时就瞪了小胖子一眼,他决定今晚要在德隆身上撒撒气!  不管接下来面对什么,今晚肯定要提前释放一下。  可怜的小胖子还在做着天下第一控卫的春秋大梦。  一张朝着他铺开的猎杀已经拉开帷幕。  李真在随后紧盯住了德隆,他的力量虽然仍然比不上小胖子,但早就不是被他一撞就往后倒退三四米的情况了。李真的机动性对他形成极大的干扰。  并且时常冒出的幽灵之手让他防不胜防,甚至有一次他在和卡洛斯布泽尔挡拆之后都被李真从身后掏掉。给他的突破带来极大的心理阴影,感觉就好像他与女朋友情到酣处,他的父亲忽然手持扫帚闯进来一样。  当爵士的战术发起者变得畏首畏尾。  他们的内线也陷入到麻烦。  当李真能够将防线扩大到罚球线,意味着小加索尔们在禁区的工作空间越来越大。  梅尔特奥库虽然勇猛,但也挡不住卡洛斯布泽尔是个漏勺。  这俩人进攻端能将战线拉的很快,但在防守端,顶天了就是个守成之主,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复制当年卡车司机马龙先生的丰功伟绩。  小加索尔与小乔丹的潜力在这场比赛得到极大的彰显。  与此同时,侧翼的加里纳利、弗朗西斯科也受到体系加持,如虎添翼。  德拉季奇很好的充当了轮换时间的后场领袖,他跟易建莲甚至玩出了一点山寨版挡拆组合的味道。  当然,埃迪格里芬也在轮换时间发挥出色。  他的攻防两端的存在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