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后国家队举办了简单的庆功会,平时很少饮酒的李良也喝了两杯。
到了fiba,就经常离着三分线三步就扔了。
fiba的三分线对他来说太友好了。
不过这场易建联的发挥更加出色,开场就连续投篮命中。
在nba他是距离三分线两步出手。
这次杯赛可以说是圆满结束。
帮助中国队在奥体中心87:80,7分的优势击败了法国队,拿到了本次斯坦科维奇杯赛的冠军。
尼日利亚这样的球队,如果打一些欧洲强队,输个20、30分都是很常见的。
这一次,国家队是要前往李良的大本营——美国。
李良看着这个分差,心想,真是不给力啊,打个尼日利亚才领先18分。
一些nba球星到了国际赛场反而不是很适应。
中国队的其他球员慢慢开始习惯以李良为核心的一投四抢的战术体系。
他只看距离,距离合适,觉得可以,他就扔。
包夹更是用处不大,在系统中,李良靠着和奥拉朱旺、罗伯特森一同训练,一点一点的磨,每次进去争取磨一个,预计到奥运会开始,这项任务肯定能完成。
哪怕你在外线防守的时候能上手,李良也是无所谓。
71:49,阿根廷以22分的优势大胜尼日利亚。
这一场,中国队再度陷入了苦战。
所以,像李良这样极强的投射型得分手,对全队的火力加成是非常大的。
最后还是姚明出面,把这些繁琐累人的局给推掉了,让李良能专心投入到修养、训练当中。
当然,如果当初知道李良会加入国家队,在报名的时候可能会考虑一下派出更强的阵容。
一扔,还进了。
尼日利亚无法抵挡中李良疯狂的进攻。
像阿根廷,吉诺比利、德尔菲诺、诺西奥尼、斯科拉这样的主力老将都没有来。
斯坦科维奇杯的第一场,中国队依靠李良的发挥,顺利战胜了尼日利亚。
最终,李良这一场大爆发,砍下38分,是本届杯赛的单场最高得分。
尤其是第二场对阵法国,中国队又是从开场就落后,全场被法国队压制。
中国队这些年轻人的路还长的很。
就这么玩和被玩了两天,国家队又要踏上行程。
防守,补防,走位,封盖,都是对方一动,神经肌肉立刻能反应过来。
第三节10分钟的时间,李良砍下17分,而尼日利亚全队就只拿下15分。
高超的投篮技术,五花八门的一对一单打能力,能里能外的强壮身体,让他成为了美国队的得分王。
法国二队因此乱了阵脚,暂停后进攻不中,李良拿到后场篮板。
他这褶子,能夹死一只大苍蝇。
其实在这之前,李良是没有来过北京的。
这赛制也是奇葩,拢共四个球队,打了一次单循环还要进行排名赛。
fiba比赛总体是进攻困难,时间短,得分低的比赛。
在易建联和李良两人的带动下,中国队其他球员进攻中终于开窍了。
第二天又是一堆北京的商人、企业家、明星,想要攒饭局请客。
大郅退役了,李良接过14号球衣,中国队自2012年后,第二次捧起斯杯的冠军奖杯。
他压下时间,同时进攻中利用法国队的提前包夹,运球摆脱防守后,顺利分球给到篮下的易建联。
李良在关键时刻的攻防传稳如泰山。
外线三分连续命中,和阿根廷打起了对攻。
……
打完斯杯后,李良在北京又呆了几天。
各种拍照、合影、签名。
关键时刻,李良的三分球还是无可阻挡的。
不过李良的担心不无道理,之后两场打法国和阿根廷,真的就没有那么轻松了。
和nba那种两队加起来轻松破200,有些打个加时直逼300的比赛是不一样的。
国家之所以改革篮管中心,让姚明坐上篮协主席的位子,就是希望能让李良加盟国家队,能给国家队带来新气象。
篮球作为民众参与度很高,民间关注度很高,商业价值也很大的运动,国家队的成绩直接影响到体育市场的开发和繁荣。
两队合计得分128分,可能没有nba比赛中一只球队的得分多。
一场激烈的,水平相当的比赛,双方得分加起来也就破百,有可能不到150分。
在球场上,很多东西就是条件反射。
拿下斯杯冠军后,李良受到的待遇自不用说。
李良从技术上或许不如安东尼那么全面,但从功能上来讲,就是个强化版的安东尼。
熟悉的剧情再度上演。
第三节,阿根廷奋起直追,一度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