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队第二个到训练中心的人是易建联,他已经起的很早了,只是没想到李良更早。
三号位是他的本职,四号位打的也很好,一号位能客串,五号位是他的隐藏位置。
经过昨晚的“吃播”表演,男篮小伙子们和李良的心理距离已经拉近了不少。
一开始,男篮进行战术训练,李良站在场边,和宫指导一起看。
唯一不慢的,能被李良看在眼里的就是易建联,他的反应速度是nba级别的。
就王哲林刚刚那个补防,放在正式比赛当中不仅防守失败,还要赔上一次犯规。
结果李良这球直接就杀到篮下,王哲林过来补防,别说撞上了,和李良蹭了一下,被弹开。
然后李良和替补组分一队,李良,周琦,翟晓川,赵继伟加上一个李根。
常年在cba比赛,在亚洲还是能打一打,一旦到世界赛场,打欧洲强队甚至美国,就有点不够看了。
要防不难,外线跟,内线补,只要你不是乔丹,注意力没有被其他人吸引走,是比较容易控制的。
宫指导也是没办法,他是国家队主教练,但手下的球员基本功不是他教的,是平时在青年对,在俱乐部练的,是在cba联赛中实践的。
就算是乔丹,这种长距离的突破,也会因为距离过长导致爆发力下滑。
如今到2016年,各国在小型化、轻型化、快速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这种挡拆发起,突、分、切的战术套路,已经略显笨重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天男篮的小伙子们是见识到,真的有人凌晨四点起来训练。
没办法,一个球就能看出,中国男篮整体和最高水平,真的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宫鲁鸣在战术设计上还是走简单、实用的路子,以外线球员持球,易建联挡拆发起,锋线在侧翼接应三分、篮下冲抢为基本思路。
防守中,以半场和全场的人盯人为主,没有设计太复杂的套路。
周琦和王哲林在中圈跳球,周琦胳膊还是非常长的,率先拨到皮球给到了赵继伟。
进球后的李良把球捏在手上,冲着所有人吼了一句,“没吃饭吗?还是脚黏在地上了,不会动?”
刚拿到球,所有人还有些没进入状态。
他朝着宫指导道:“宫指导,换我上去打一会儿吧,分个组。”
不是没吃饭,也不是脚黏在地上了,是反应速度慢了一拍啊。
“当然了,这位新成员不同我详细介绍了,大家都认识。我希望大家都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对待新成员的加入,同时把他当做一个标杆去努力要求自己。不求你们达到他的水平,但大家的一天都是24小时,为什么不能在努力程度上向人家看齐呢?”‘’
目前暂定的首发人选是易建联、郭艾伦、丁彦雨航、周鹏以及王哲林。
因为一直有传闻,李良这货在球队经常不训练,迟到早退,有时候干脆一天都不来。
李良在场边看男篮球员训练,首先第一个感受,就是“慢”。
在nba,除了得分后卫这个位置,剩下四个李良都打过,而且打得不错。
在球场上,开着吹风机,儒雅随和的布鲁斯·李。
在电视上看是一会儿事,真正来到身边,做队友、做对手,那感觉肯定完全不一样的。
宫鲁鸣吹了一下哨子,让所有人停下练习。
等球员们起床,吃了早饭慢慢到训练中心汇合开始热身时,李良已经在训练馆中出了两身汗,练完基本的投篮、运球还有半小时的力量训练了。
他四点钟就起床,开始进行热身、投篮、运球的练习。
宫鲁鸣面露尴尬之色,点点头,道:“是啊,太慢了……”
就在首发五人还有些对位混乱的时候,李良已经持球杀篮下了。
战术五花八门,各种套路都能打,关键就是配合默契度高。
因为李良的位置太模糊了。
可能很多人一整天的训练量,对李良来说不过是四点到九点的热身而已。
听到宫指导的话,李良在心里默默地想,我的一天虽然只有24个小时,但我的时间质量可是比任何人都要高的。
速度不快,角度也不刁钻,就是右侧45度长距离突袭篮下。
宫鲁鸣点点头,他心里想,让年轻人见识见识,亲身体验一下也是不错的。
宫鲁鸣进行了分组,国家队首发的五个人是一组。
但等到训练开始后,男篮球员才慢慢见识到,李良的另一面。
cba本身就是个慢节奏的联赛,他们已经是国内最强了,但和欧美的比赛相比,强度、速度都差了一截。
出球慢,传球速度慢,跑位慢,落位慢,从头到尾,什么都要慢一拍。
“这样啊,我们分组打一个对砍,让李良进到队里面,和大家打一打,适应适应。大家能也熟悉一下新成员的技术特点和比赛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