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打了没三分钟,李良又被吹了一个进攻犯规……这场比赛的裁判是克劳福德。
真的是很有可能被淘汰的,那可是70胜的快船,今年的步行者是没有去年快船那个实力的。
其实他也比较想和勇士碰头,打马刺说实话,到了总决赛还是有不小的困难的。
如果第三节再来个第四次犯规,可不就完蛋了?
但到了第四节开始,李良突然爆发,又是一波三分,两个三分,外加内线突破得到4分,连得了10分,一波盖过了骑士。
在李良遭到骑士重点盯防,乔治又要去对付希尔的情况下,格兰杰拥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
马刺最大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邓肯的老化。
范甘迪的解说还是非常专业的,就是时不时会吹一下李良。
要知道,李良在步行者队内防守端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
金州勇士队时隔39年再度打入分区决赛,他们上一次进入西部决赛要追溯到遥远的1976年了。
前三节李良一共就得到了13分,这是骑士能在大部分时间取得领先的关键。
西部决赛第一场比赛这天,李良在家全程观看了比赛。
但是到了下半场,步行者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丹尼·格兰杰。
果然是铁打的身体,已经在联盟征战十多年的詹姆斯,还是非常强健。
到了第二节,骑士依旧维持着领先的优势,詹姆斯打得比上一场更加的耐心、更加的稳重,非常小心的掌控着场上局面,帮助骑士上半场51:45,领先了步行者6分。
几个明显的可以翻盘的时间点,勇士都没有把握住,被波波维奇这个操盘手给断掉了。
这一场波波维奇可谓用兵巧妙,防守端莱昂纳德遏制格林这个点,吉诺比利带领的替补各种轰炸拉分,场上最大分差一度被拉开到18分。
……
而骑士落败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保罗·乔治的糟糕发挥。
当时他们是卫冕冠军,结果面对太阳队,球队老大里克·巴里和队友怄气,生死战下半场不肯出手,倒是球队失去了进入总决赛卫冕的机会,可以说是史上最任性的球员之一了。
在东部决赛结束后的第二天,西部决赛也在奥克兰甲骨文球馆打响。
一个是新贵,一个是旧勋,科尔还曾经在波波维奇的麾下拿过冠军,是蒂姆·邓肯的队友呢,双方的碰撞非常有看头。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故地重游来到了印第安纳,面对家乡父老有些不好意思,乔治上一场的投篮是铁出天际,13投2中,篮筐都被他打歪了。
但分差有点大,关键是李良在防守端不敢做动作了。
这让李良很不好意思,然后续订了两年的espn电视费用。
而马刺则是四年内第三次打进分区决赛,油箱里还有油的gdp继续朝着总冠军奖杯发起冲击。
像骑士在分区决赛落后个18、20分的,基本就完蛋了,而勇士不同,他们进攻端拥有强大的爆发力,一节就追了回来,只是最后收尾没有收好,缺的就是经验(和外挂)。
把比赛从头看到尾,李良以他“nba最有价值教练(自封的)”的角度去解读一下这场比赛,给勇士和马刺做一个威胁度的评分,觉得还是勇士的威胁更大一些。
因为上一场比赛刚刚结束,对于李良的出色发挥范甘迪还有所回味,并且这场有莱昂纳德进行对比,范甘迪作为有名的李良粉丝,总会时不时提到一下“布鲁斯·李”。
关键时刻,邓肯的防守和莱昂纳德的持球单打,帮助马刺维持住了优势,在奥克兰拿下了首场比赛的胜利,夺回了主场优势。
骑士上一场在客场大败,和詹姆斯意外的脚踝扭伤还是有点关系的。
只是没有了邓肯的防守,他们可以赢下一场、两场,想要整个系列赛吃下勇士,还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看比赛过程,邓肯真的退化了不少。
到了第四节,李良还是没顶住克劳福德的轰炸,吃到了自己的第四个、第五个犯规,终于忍不住朝着克劳福德一通狂喷,又吃了一个技术犯规。
所以在心里,李良已经默默的把勇士当成了自己总决赛最大的潜在对手。
这个赛季,邓肯在防守端已经下滑到全明星级别之外,进攻更拉胯,低位强攻基本没有了。
到了第三节步行者在李良的带领下掀起了反击。
到了第四节才彻底反应过来展开大反击。
少了他,步行者攻防都要塌的。
已经千防万防了,还是没能逃过突然死亡的厄运。
接着,步行者又是靠着钢铁一样的防守,在领先以后和骑士“互相伤害”。
同时,把欧文这个点藏起来,让乔治去对付希尔。
马刺的进攻重心彻底转移到了外线,莱昂纳德的成长,还有吉诺比利状态持续回春,让马刺进攻还是保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