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文斯顿在经历过大伤后,靠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力重新找回了状态。
韦斯特持球,背身强打大卫李,转身后,正面的一个跳投出手命中,拿下两分。
但伯德站起身望着他,就是在提醒史蒂芬森,要冷静。
两边一路打到了42:42,双方平手,主力球员开始重新登场。
但成功球队所具备的一些特质却大同小异,比如合理充分的球权分享,默契的配合,坚韧的防守意志,团结的作风等等。
科尔已经在想,如果李良在勇士,能替代格林的话,那勇士的阵容真的是天下无敌了。
步行者获得球权,快速反击,李良持球强杀篮下,结果分球到底角,被汤普森断球!
接着,大卫·韦斯特中距离跳投不中,利文斯顿左侧45度腰位接球,背打史蒂芬森。
勇士这边克莱·汤普森上场,不知道他第二节的手感是否还能那样的火热。
科尔将这些要素带到了这只勇士当中,从他们的替补比赛风格就能明显感觉到,这是一个“会打球”的团队。
史蒂夫·科尔看的出来,麦基下场后,李良对篮下的保护工作做的相当到位。
真正的强队过招,两边的状态正越来越好。
韦斯特和李良卡住汤普森转身的空间,汤普森溜底线,回手传给了中路切入的大卫李。
步行者这边,继续主打内线的点,并没有一味的依赖李良。
“and one!”李良朝着格林大吼一声。
“这家伙真是个奇才。”
科尔想的很美,的确,格林的所有功能李良都有,而且都是加强版。
两边进入了相持状态。
李良在内线很好的完成了他的防守任务,因为自带技能【比尔·拉塞尔的三秒区恐惧】,所以在篮下李良的护框莫名其妙的做的很不错——这个技能已经升到2级了,能小幅度的降低对手在三秒区的命中率。
总之这是一个很好用的技能,在第一节最后时段,勇士要打出连续进攻高峰的时候,李良的几次篮下护筐,让勇士的快速反击没有得手,帮助步行者控制住了局面。
利文斯顿连得6分,勇士34:39,反超了步行者5分。
所谓的三角进攻,更多是一种战略思路,而不是具体的战术套路。
他想自己每场比赛的盖帽也不多啊,不知道是否和自己打中锋的时间变多有关。
史蒂芬森连续被利文斯顿给戏耍,当然是心气难平。
而且勇士的分享球做的很好,球员的单打与传球相互搭配,进攻的节奏感极强。
按理说伯德应该叫个暂停了,但他没有。
史蒂芬森压制住了自己体内的冲动,他选择传球给到低位的大卫·韦斯特。
李良也不清楚这个技能的升级条件是什么,前段时间莫名其妙就升了一级。
双方的得分都很高,克莱·汤普森第一节三分球6投5中,单节就砍下了17分。
勇士的替补有利文斯顿,他上赛季在快船拿到冠军后离开了快船,转投勇士。
大卫李接球一个抛投,结果被韦斯特大帽给扇了出来!
其实一个球队使用什么样的战术体系,并不是获得成功的最关键。
科尔都忍不住赞叹,李良真的是奇才。
勇士在内线获得了更大的活动空间,大卫李补篮得手。
麦基不在的情况下,步行者内线轮转就很吃紧了。
比赛一开始,利文斯顿就在牛角位持球,中距离跳投,造成了史蒂芬森的犯规。
大卫李拿到后场篮板,勇士快速反击,利文斯顿冲到前场,接到大卫李的长传。
并且以李良的进步速度,他很快会把格林甩到后面看不见尾灯。
简直就是一把万能钥匙,什么门都能开。
在连续的运球试探后,利文斯顿突然一个转身后仰,中距离跳投出手,命中!
勇士的退防非常迅速,而且阵型不乱,几个关键的位置卡的很好,没有给步行者反击成功。
步行者的局面得到了稳定。
李良没有因为传球失误而懊恼。
步行者还是打韦斯特这个点,这次换成了右侧45度,背转身后左手的一个抛投,再中。
乔治·希尔完成了一次3+1,挡拆后三分出手,造成了对手的犯规。
他拿出了麦金尼斯公牛一般的蛮力,中路切入接球,运球发力,顶开格林之后,双手大力扣篮得手!
被压抑了一节的甲骨文球馆终于鼎沸起来了。
最关键的是,他没有丢失对篮球的热爱,克服了对伤病的恐惧,寻回了比赛的信心。
相较而言,步行者还是更加依赖几个点,依赖球员的个人能力。
结果一个大帽教做人,格林差点摔个大马趴。
而李良首节拿下15分,并抓了5个篮板球,包括2个前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