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球霸的黑科技系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二十一章 任务的关键(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哪知道领先了18分了,还是不行,开拓者还是能逆转。

    开拓者这边进攻一下子顺畅了起来,沃顿在场上连续助攻队友。

    这是韦斯特和拉姆齐都没有想到的,李良在场上特别专注,就把这比赛当ncaa的一场定胜负来打。

    他的击地传球和高吊,虽说不精妙,没办法像纳什、沃顿那样,些微的机会就能把球传到。

    李良认为,如果把前三节分差弄大一些,第四节开拓者就逆转不过来了。

    靠着绝佳的天赋,76人把开拓者打得晕头转向,后面被逆转则是后话了。

    小师弟,师哥教育你还是没问题的。

    但在反复的观看录像和查看资料后,李良发现这只开拓者非常的均衡,进攻、防守,找不到明显的弱点。

    那个年代nba球员很少虚报身高,该多少就是多少。

    换成李良·华盛顿就不一样了,他在高位能给内线塞球。

    第三节结束,湖人领先开拓者18分。

    李良进攻端也不闲着,他可不是那个年代的华盛顿,他是会远投的。

    控球后卫放慢了进攻速度,不再和开拓者拼快速反击,能打阵地尽量打阵地,让球过贾巴尔的手。

    到了第二节,双方进入僵持,韦斯特想把李良换下休息一会儿,李良又拒绝了。

    湖人这边,贾巴尔准了三节,第四节开始失准。

    李良脑子转的飞快,心想难道自己的策略是错的,我不该干扰韦斯特的排兵布阵吗?

    其实开拓者的球风还是很干净的,球队里年轻人居多,“执法者”莫里斯·卢卡斯打球虽然硬朗,但并不脏。

    这样就给了贾巴尔更大的进攻空间。

    韦斯特点头同意,贾巴尔进攻端又要凿,防守端还要被沃顿拉出来,实在吃不消。

    场下的他虽说沉默寡言,性情古怪,但他在球场上充满了极端的热情。

    李良必须也专注起来,他只有这一次机会,要守住这个来自波特兰的大扫把星。

    第二节,贾巴尔下场休息了一段时间,李良还是进行持球的策应。

    前面打的太多,体能开始下滑,被沃顿防得三投不中。

    这个年代又没有三分球,真是要了命了。

    在历史上这场比赛,开拓者就是第四节逆转,最后赢了两分。

    李良当然会站出来,可他的持球攻击能力能帮得上忙吗?

    就像三更和两更,体验完全不同。

    只有个子更高,胳膊更长的贾巴尔才能应付沃顿。

    第二节开始,李良送出两次助攻,帮助湖人把领先优势扩大到了15分。

    3分多钟的时间,开拓者打了湖人一个11:0,把分差一下子缩小到了只有7分。

    逃避是没有用的,李良主动和韦斯特申请,自己要去对位比尔·沃顿。

    这时候需要有人站出来分担贾巴尔的压力。

    贾巴尔虽然盖帽很厉害,但他不喜欢身体对抗的防守方法,对沃顿的传球遏制并不好。

    暂停结束回到球场后,湖人全队都开始给贾巴尔做球。

    沃顿打得很难受,防守防不住贾巴尔,进攻老有人来干扰自己,他全能的优势发挥不出来。

    三分和两分,别看差一分,区别大了去了。

    每个球员都有一定的背身能力和空切能力,就像现在的三分和防守一样。

    沃顿已经找到了比赛节奏,李良必须亲自对位,防住他!

    其实李良觉得,就应该让自己去防沃顿,贾巴尔轻松一点去对位卢卡斯。

    这霍林斯1980年的时候,还在76人和李良打过比赛呢,那时候李良还是马拉维奇。

    第一节贾巴尔就在内线翻江倒海,在沃顿头上连连得分。

    沃顿看起来并不强壮,那个年代的中锋普遍比较长条,毕竟营养和力量训练水平比不上现在。

    但只要队友战术跑出来了,他还是能不失误的把球传过去。

    这是一只年轻的,充满朝气的球队,是70年代nba黑暗时期的一股清流。

    如果不是比尔·沃顿的伤病,他们完全有机会统治1978和1979两年,拿下三连冠。

    想要横扫湖人,就从我身上扫过去!

    所以他们在1977年引发了“开拓者狂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到了下半场,第三节,湖人的优势更大了。

    李良觉得这场比赛应该是稳了,能拿下了,在第四节开始的时候,他坐在板凳上休息一会儿。

    让贾巴尔把精力都放在进攻上,这样才好。

    像李良这样包夹时机拿捏精准,要等到90年代防守跃进才开始。

    分差最大被拉开到20分,在没有三分球的年代,二十分几乎是无可逾越的分差。

    李良要帮助湖人击败这只球队,就要充分了解他们的优势和弱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