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个杀鸡儆猴,其他的官员谁敢不从,就算后来被强行推着干政策,有些委屈也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吞了。
可那些乡绅地主们也不慌,马上就该秋收了,秋收之后便是税收,他们这些人,可是各处十里八乡的粮长,大徵各处,凡纳粮万石左右的地方可为一区,官府为了省事便会指派当地的大户充当粮长,以此来征收和解运税收的粮食,送往各处官府。
因为这些大户们都是各处乡绅地主,他们大都有所勾结,为了自身的利益,拧成一股绳,外人很难插手进去,所以各乡社的里正大多数也都是他们担当,各地衙门因此好办事了,也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要不然单凭各地官府的小吏下去催收粮税,便见效甚微,甚至有可能还会导致秋税收来不及时,导致他们的政绩受损,被上官斥责是小,丢了乌纱帽事大。
这次官府的政策还有一系列举措,彻底激怒了这些乡绅地主们,他们索性不急着派人收税粮了,干脆让那些当官的急上一急好让他们知道,来了别人的地盘,是龙你就盘着,是虎你就卧着,别一天天的觉得自己是个官就了不起了。
事实上,当官还真就了不起了。
俗话说民不与官斗,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有的人就是想要在老虎头上拔根毛。
乡绅地主们自以为掌握住了人家的命脉,也因为官府不尊重他们的行径大为不满,他们似乎商量好了,要拖到官府让步,至于家里被抓的人,先让他们呆在牢里几天,想来衙门也不敢对他们的人不好,不说好吃好喝的,至少也得小心对待。
只是这样一来,可让各处官员郁闷了,上面下了旨意,谁敢私自放了那些人,就是和上峰作对,别忘了前车之鉴,可同时他们早就吃了那些乡绅地主的好处,也无法置之不理。
崇州的三府三十六个县,几乎一多半都有这样的困扰,可也有一少半没有,因为这一少半是后来才上任的,在这里根基不深,与乡绅地主们没什么太大交集。
正是因为根基不深,所以这些新上任没两年的官员们,才得以喘息,不过他们有的是调任过来的老油条,办事极其圆滑,既不触怒上司,也不得罪乡绅地主们,反而也是有些水深火热的。
倒是那些前两年新录取的派遣过来做官的进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