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被流放后,我靠签到系统躺赢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2章 十五女子,及笄之礼(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成年后需将原有的发髻改为成年女子的发髻,并用发簪固定和装饰。

    在大徵,还是延续了古时候的笄礼规矩,及笄之时女子的发髻都是极其讲究的,不可随意梳整。

    童年时期的发髻与成人后的发髻有很大的区别,而前朝时有诗词云:“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这里的垂杨双髻就是指女子孩童时的发髻。

    《诗经·卫风·氓》中也有云&34;总角之宴,言笑晏晏&34;,又有《齐风·甫田》之言&34;婉兮娈兮。总角丱兮&34;。

    这里的总角就是指男女未成年之时,因为在古代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会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34;总角&34;,以此人们便用&34;总角&34;一词来借指孩童时期。

    成年后发髻则形式多样,并且会用发钗,发冠等物品加以装饰。

    男子成年后加以冠礼,而女子则是笄礼,又称及笄。

    笄礼需要在“家庙”之中进行,也就是本家的祠堂里面,并且还要祠堂东边搭建一处临时围棚,称为“东房”,加衣时就需要在东房里换衣服。

    及笄仪式除了父母坐正席之外,还需要正宾一名,正宾就是主持仪式的宾人,得请一位有德才或者地位尊贵的女性长辈或者同辈,但同辈需要比及笄之人年长。

    江心苒就是正宾,也就是仪宾,不过她自认为她除了年纪比李梦绮稍微大一点儿之外,其他几项也不太符合。

    不过既然李夫人和李梦绮对她一致好评,而她也答应了做仪宾,自然要做到尽善尽美了。

    除了她这个仪宾外,还有有司一名,这是为了给笄者李梦绮托盘的人,丫鬟就可以胜任。

    还有赞者一人,赞者是为了协助正宾行礼,一般为笄者的好友、姊妹,李梦绮没有姊妹,好友倒是不少,可让谁不让谁的,最后还是李夫人挑了李大人的属下,孙通判家的小女儿孙桂枝。

    孙桂枝与与李梦绮同岁,不过生月早俩月,已经及笄了,两人关系也算亲近,来当赞者刚好。

    其实按理说挑个地位比较高点儿的,知府衙门里除了知府李大人外,还有两位辅佐官,正五品的同知,在公文上称“丞”,尊称“司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