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灾民的村落原来叫疙瘩窝,崔巍觉得这名字不好听,就给它改名富新村。
寓意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又希望塔漠县能在新的一年里,富起来,所以才起名富新村。
富新村没有一个村民,安置进去的灾民们,也只是暂时住在那里,说不定啥时候他们的家乡就恢复如初,这些灾民们还要回去呢!
所以崔巍压根没让这些灾民进县城里,而是让马典史他们把三千多灾民,按乡里分配成一组,安排房子。
大徵县城以下,十村为一乡里,乡里会有个十里八村聚集的集市镇子。而乡里设有管理的人,也就是里正,里正也相当于镇长。
总之里正的权力比村正大,却也不是正儿八经的官职,但管理着十个村子的收税和农田杂事等,可以直接和县衙里的管理户籍的书吏们商量诸事,所以还是有一定的权力的。
只不过塔漠县早在好几年前因为穷的实在交不起税粮后,朝廷免了这里的税收,却也不再管这边,所以县城各地的里正就取消了。
前段时间因为开荒的事情,崔巍又觉得把塔漠县的乡里再规划出来,这样下面有人管理,他们衙门里的事情也会相应减少一点儿。
这乡里的划分和里正的人选,就交给了刘县丞,正好他负责开荒抽查的事情,与这件事可以同时进行。
所以这段时间,刘县丞可以说是县衙里最忙的官儿了,带着些官差们,来来回回往各村各镇跑,因为不会骑马只能骑个小毛驴,遇见路段不好的地方,还得下来跑,总之跑了几天,又瘦了几斤。
不过刘县丞却不怕苦不怕累,除了是因为这是在为百姓们谋福外,还是因为他儿子成了本县的教谕,每个月不但有粮食作俸禄,他大孙子还被安排进县学里读书,还有他的族里,整个刘家庄都成了知县夫人的佃户,据说是让他们搞啥子蔬菜大棚,占了他们的地方,还给发了粮食呢!
再加上他那个嫁的太远,家里穷的好多年回不来娘家的大闺女,也因为女婿如今去了知县夫人的水泥厂里做工,每个月都能领回去粮食,家里宽裕了,就拿了些礼物回来娘家走亲戚了,刘县丞就干脆让女儿带着外孙和孙女回来住,让家里的孙子给外孙启个蒙之后,也可以送到县学里读书了。
日子眼看着就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