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苒当初收了苏寡妇母子三人的卖身契,自然也是听她讲了身世的,就是因为没啥问题才留下来了,要是真有啥问题她也不会自寻烦恼啊。
苏寡妇说他们家是很偏远的山沟沟里,一个叫苏家坳的小村庄,她男人死后,公婆偏向小叔子一家,对他们母子三人不管不问,更奇葩的是她婆子还计划着把她嫁给村里的光棍,以此获得一点儿彩礼,补贴小叔子一家。
不过大徵有明文规定,寡妇守寡一年便可再嫁人,如果丈夫死之前已经与婆家分家单过,她们家的财产也与婆家无关,婆家无权干涉,孩子也可以跟着其母改嫁,如果婆家不愿意她带孩子,可以双方再协商解决。
苏寡妇是个有点头脑的,在村里不但受公婆小叔子的虎视眈眈,还要受到那些光棍们的骚扰,于是便直接收拾了全部家当,来了县城。
就连村里的小院子也给了隔壁的三大爷家,他家的小儿子要成亲,家里地方不够住了,正好买了苏寡妇家的小院子。
三大爷家也没啥钱,苏寡妇就要了一百五十文,外加两只山鸡。
苏寡妇是悄悄卖了院子,当天下午就带着一双儿女去了县城。后来也是到了县城才发现生计困难,母子三人一直到花尽最后一文钱,也没找到活计,眼看就要流落街头,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城中有了惠民所,她在那里又遇见了江心苒。
所以?现在是她那婆家人过来闹了?因为苏寡妇瞒着他们卖了房子,带走了儿女?是单单想分一杯羹还是舍不得孙子孙女,这就不好说了,不过大概率是前者。
刚刚江心苒听了几句,也知道了今日为啥这么热闹。
有对老夫妇带着一对年轻夫妇过来找苏寡妇,只是在门口吵吵了两句无关紧要的,还没闹起来就被苏寡妇拉进去了院子,大门一关,挡住了外面看热闹的视线,声音也是不大不小他们是听得断断续续,云里雾里的,于是才有了各种各样的版本,都是瞎传的。
这时候百姓们没有啥特别的娱乐活动,但凡街上一有个风吹草动的破事儿,他们就忍不住过来看热闹了,自然是不嫌事大,而且还是越大越好,内容越丰富越精彩。
而自古以来,这寡妇门前就是非多,鳏夫房顶炊烟少,不过他们更乐意来寡妇门前看热闹。
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