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然有序。
郑将军不在,路晓直接去找了他的搭档蔡志勇。
蔡志勇见到路晓来,一脸的惊喜。“黑脸,你怎么来了?”
路晓满脸无奈,黑面煞神是学员给他起的,兄弟伙慢慢的都喊他黑脸。
路晓也没客气,张嘴就要人,说是去挖坑。
蔡志勇爽快的就答应了,“弟兄们现在什么都没有,就是有时间。”
第二天,一群身着橄榄绿的人,肩上扛着工具,出现在还是一片空地的养殖场。
众人拾柴火焰高,也就两天的功夫,几个土坑就出现了。瓜哥请教了专家,土坑还得晾几天,有条件的话最好再洒一些消毒药粉,再投入使用。
对于帮忙挖坑的蔡志勇他们,现在只能口头许诺出许多的烤鱼,作为回报。
等坑晾干以后,张宁宁把空间鱼塘里的水,连带大鱼小鱼,一股脑的投入塘中。虽然挖出了几个鱼塘,但是空间里的鱼数量很多,鱼塘里的投放了很多的鱼。
下面的就是等待了,看看1a
有没有成效。
赵大伟和李响每天十点,就准时来到实验田,记录鱼塘和实验田里玉米的数据。接连去了几天之后,数据并没有产生什么变化。
李响有点急躁了,没事就追问赵大伟,这鱼塘里的鱼都说了什么呀?
赵大伟每次都很有耐心的回答,鱼只有七秒钟的记忆,他们的大脑太小了,并没有传递什么有效信息。
看看玉米的株高,再看看池塘里小鱼生长的情况,记录一下每天天亮的时间,记录数据的工作李响来说有点无聊。
一个星期之后,赵大伟观察到天亮的时间提前了。因为提前的时间很短,又接着监测了几天,赵大伟确认无误以后,把结果告诉了路晓和张宁宁。
路晓赶紧拿着监测记录,去基地的气象站,进行核对。
果然,天亮的时间比平常提前了五分钟,也只有赵大伟这种,有实验室经验的人,才能监测的这么精准。
基地因为种植了大兴安岭的树,日照时间已经比华国的平均时间要长,现在实验田附近的数据,比基地的更好,也证明了,这是鱼塘发挥了作用。
但是每天只多出五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