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五妮平复心情后,跟大家一起吃过饭,就和王忠带着三个孩子回家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管彤就跟杨娜仔细询问妇联和计生办的事情,准确的说法是妇联和荆美华之间的事情。
杨娜就把荆美华升职被拒后的一些情况都跟管彤说了一下。
其实前几年国家就已经把人口计划正式纳入了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只不过是最近才明确了“晚、稀、少”的方针。
厂区一直都没把这个当回事儿,但去年年初的时候,荆美华的婆婆又来了,还是带着她小姑子。
要说荆美华的婆婆也是个能人,当初闹了好几回,都没能把荆美华的工作给要过来,回去后,也只能无奈的让女儿去下乡了。
但人家不光有毅力和魄力,还有善于抓住政策机遇的敏锐目光。
自从他们老家的县城成立了计生办之后,她就开始打听厂区这边有没有计生办。
确定了厂区没有计生办,就直接去女儿下乡的地方,带上女儿就来了厂区。
不知道怎么给荆美华洗的脑,人家还就是记吃不记打。
荆美华按照她婆婆说的内容,在上面领导下来视察的时候,把提前写好的发展建议交给了领导。
领导认为这个方面确实是厂区的一个缺失方向,不但当场就答应了成立计生办的事情,还让覃五妮配合荆美华完成这件事情。
上面领导都批准了,厂区领导自然没有别的意见了。
但只能审批下来三个编制,这三个编制一个都没浪费,全都被荆美华一家人给包了,荆美华是计生办主任,她婆婆是副主任,她小姑子是办事员。
本来知道厂区要有新编制,好多人都跃跃欲试,但知道是干什么的之后,大多数人都打了退堂鼓。
好多家属觉得,清官难断家务事,你一个外人去插手人家两口子生不生孩子,生几个孩子的事情,有些狗拿耗子的意思。
一方面是自己羞于启齿,另一方面也是不想得罪人。
当时厂区好多人都说,虽然妇联和计生办都很清闲,但能去妇联上班的人,都是被羡慕的对象。好多人都说自己宁可下车间,都不愿意去计生办。
这不今年又有了“一对夫妻一对孩儿”的标语,其实文件里的明确要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