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这封电报就四毛钱了,写信都能写六封半了。不过写信来不及,因为时效性问题,这钱也算花得值吧。
严母问严硕明:“电报上是咋说的?啥时候回来呀?”
严硕明说:“大哥说20号中午让咱赶车去公社接他们。娘,大哥可能真是带未来大嫂回来,要是俩男人的话,从公社走回来就行,哪里还要咱们去车接呀。”
严母笑着说:“真是这样就好了。20号呀,那不是后天吗。哎呀,你赶紧去大队部,跟老支书说一声,咱家后天要用车,草料啥的咱自己准备。”
严硕明说:“娘,老支书不是身体不好,在家休息吗?我去找他不合适吧。我去找爹说说吧,让他找大队长说去。”
严母说:“看我这一高兴给忘了。去找你爹去吧。”
这几年老支书的身体因为陈年旧伤,一日不如一日。他本想培养自己儿子接他的班,但大儿子识字不多,二儿子性格软弱,后面几个儿子都在公社和县城的厂子里干临时工,不是能力不行,就是不愿意干。
他现在着重培养严父接他的班,好多事情都交给了严父。生产队里好多人都明白,因为严父平时做事公正,所以大家也都准备下一次投票选支书时选严父。
现在基本是严父在大队部负责原来老支书负责的事情。像是用车这种事,按以前来说,只要跟老支书说一声就行。可现在必须和刘永安打声招呼了。毕竟刘永安是生产队长。
等严硕明到大队部把事情一说。严父脸色就变了。
严父说:“刘队长刚才说他儿媳妇生了孩子在县城做月子,他后天要用车去县城看他孙子。你这来,他刚出门。”
刘永安的儿子刘富贵在刘杏花结婚没多久后,就去了县城的糖厂工作,和媳妇儿一起住在了媳妇儿娘家。保管员的位置给了老支书的二儿子。
当时那个广播员的位置现在还在空缺中,本来是刘杏花的,后来刘杏花嫁人了,好多人跃跃欲试,可生产队里识字的女孩子屈指可数。管彤不感兴趣,另一个姑娘也准备嫁人了,这个位置就暂时空了出来。
谁有事情就自己去大队部用喇叭广播一下,也不需要广播员了。
严硕明说:“他不是会开拖拉机吗,怎么不开拖拉机去呀?”
严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