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扛着AK闯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23章 尼古拉斯·一官(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如今王爷升他们为总兵一级,负责沿海炮台防御,此便是川军踏出的第一步,也是他们二人一个新的开始。

    在水师还没有壮大起来之前,坚固的炮台将士大明自我保护的最佳方式。

    但也正因为如此,更应该恪守臣纲谨言慎行,大人您还年轻,不知官场之恶、朝廷之险,圣上……也还年轻。”

    自此以后安平镇成为郑芝龙拥兵自守的军事据点和海上贸易基地,一直持续到南明永历九年。

    “大人,那郑芝龙携众逃了!”内阁次辅韩郁提醒道。

    池塘里的鱼仍旧若无其事的欢快畅游,甚至树上挂着的鸟笼子里一只红绿相间的鹦鹉也未曾带走。

    “大人,下官以为,郑家若逃去南洋,可对大小弗朗机、荷兰、弗朗查形成威胁,这样我大明朝廷就不用直接面对这些番人。”韩郁接着道。

    有了这些炮台,大明漫长的海岸线起码可以保证不被侵扰。

    海防之事事关大明沿海百姓之安危,一应炮台工事所需,工部、户部会优先拨付,你二人当以国事为重,不得马虎。”刘鸿渐想了想道。

    “大人,安平镇沿海炮台中的火炮被全部拆除了。”秦佐明从海边巡视回来郁闷的道。

    韩郁虽不通战事但对当朝大患郑芝龙还是有所研究。

    四处亭台楼阁虽被翻腾的一片狼藉,但很明显郑家逃得太过匆忙,一应的瓷器、家具几乎原封不动。

    “唉,大人,有一事不可不虑,郑氏匪军皆数逃逸,若朝臣得知必然又是一番非议,大人您虽功勋卓著、又甚得陛下信任。

    这小子在海事上的见识不下于他,日后倘若朝廷要扬帆出海,必是一大助力,至于老郑嘛,呵呵,长江后浪推前浪,不服老可不行。

    “就是门口这俩石狮子,有点俗气呀!”刘鸿渐骑在马上嘀嘀咕咕道。

    大厝背后辟有致远园,周以墙为护,疏以丘壑、亭台、精舍、池沼、小桥、曲径、佳木、奇花异草。

    郑府位于安平桥以北,西从西埭抵西港,北达西垵头,南临安平桥头,直通五港口岸,占地一百三十八亩。

    安平镇沿海恰好位于一个凹口,形成了一个优良的海港,在海港的两侧郑家花费巨资打造了威、震、海、门、高五座大炮台。

    炮台用木材和青砖砌成后,外用二尺多厚的三合土砸实,炮弹打在炮台上只能打一个浅洞,还能避免砖石飞溅而带来的危险。

    “你想想,若是本王在这泉州将郑家匪军全歼,对大明究竟是好处大还是坏处大?

    泉州府,晋江县,安平镇。

    两百年后那些所谓列强侵略我汉家河山之时,基本就是从广东一路向北,这片区域的海防对朝廷至关重要。

    “大人,外头有个叫黄道周的老头要见您,听他说此前乃是当朝的官员,还说有要事相告。”

    十六年前,晋江县还没有安平镇,这里不过是沿海的小乡村,良田不过数十顷,人口不过三百。

    与其窝里斗,倒不如放他们去南洋祸害外藩人。”刘鸿渐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

    小郑为了表明与通古斯人不共戴天的决心,一把大火将这旷世豪宅焚毁,愤而起兵。

    郑府主构为歇山式五开间十三架,三通门双火巷五进院落,两旁翼堂、楼阁,亭榭互对,环列为屏障。

    古往今来,战舰对炮台几乎没有胜利的记载,即便是到了两百多年后,这个记录仍旧保持着。

    “本王不是从京营调拨过来一百二十门新式火炮吗?还有泉州城头的那八十门郑家火炮,都拉回来。

    “嗯不错,我大明水师新建伊始还需时日来发展壮大,郑芝龙虽不肯归附朝廷,但说到底还是汉人。

    “末将谢王爷厚爱,定当誓死捍卫海防!”秦佐明、秦拱明两兄弟对视一眼齐声道,言语间掩不住心中的喜意。

    “大人,一官乃是郑芝龙的原名,此人曾经为了巴结东瀛巨岛李旦,还信奉了天主教,教名为尼古拉斯·一官。”

    他师从秦良玉,知道海防对于朝廷的重要性,一到安平便急匆匆的带人去了海边。

    秦佐明、秦拱明,此番战事之后你们二位不用回川了,本王回去便禀明圣上,升秦拱明为泉州总兵、秦佐明为副总兵,分兵五万,负责福建、浙江、广东三行省海防。

    若是想不明白,就回京去吧!”刘鸿渐瞥了一眼韩大爷就继续去逛园子了。

    “谢韩大人费心,这些事本王心里明白,嘴在他们身上长着,人在做天在看,倘若真到了那一日,本王大不了解甲归田乐得清闲。”

    崇祯三年,郑芝龙带着掠夺来的财富荣归故里,将新家选在了安平这个小村子,历时三年又两个月建置豪华府地。

    “一官威武!一官威武!”鹦鹉似乎是不认识刘鸿渐,吓的上蹿下跳还口吐人言。

    他更知道韩郁提起朱慈烺又因何犹豫,朱慈烺还年轻,甚至到了后世还未成年,也许现在他依靠你,以后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