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学霸从改变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3章 时间节点之前(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和质量间隔假设,就是为了证明杨-米尔斯方程组有唯一解。

    并且,这个解需要满足“质量间隙”这一特征。

    更为官方的说法便是,对任意紧致、单的规范群,四维欧几里得空间中的量子杨-米尔斯理论,存在一个正的质量间隙。

    质量间隙问题是量子色动力学中,理解强相互作用的理论关键,关乎理论物理学的数学基础。

    毫不夸张的说,质量间隙问题的解决,将意味着一个数学上,完整的量子规范场论的产生。

    当然,这种解决,不单单是数学,或者是物理学上。

    但可惜的是,尽管物理学家普遍相信质量间隙的存在,但至今也没有能够找到,确凿的数学和物理学证明。

    就连那位本科学历史,拿了菲尔兹奖的物理学家爱德华·威腾都说,这个难题,对现在而言,实在是太难了。

    由此可见,陈舟在研究中,会遇到瓶颈,其实一点也不奇怪。

    更何况,陈舟能够在顺利研究这么长时间,才遇到头疼的瓶颈,已经足以证明陈舟的研究能力了。

    当然,陈舟肯定是不满足于此的。

    他的目标,是彻底解决这个难题。

    “杨-米尔斯方程组的求解……”

    “存在性问题……”

    “质量间隙的假设问题……”

    陈舟的脑海里,不断萦绕着这三个问题。

    手中的笔,不断做着推导和验证。

    直到3个小时过去后,陈舟才摇着头,告别了杨-米尔斯存在性与质量间隙的问题研究。

    因为时间已经快到夜里2点了。

    为了保证明天早上6点钟准时起床,陈舟得提前让自己睡下了……

    ……

    两天后,也就是7月5日。

    下午三点。

    陈舟结合张一凡所发来的,针对性研究的结果报告,完全确定了d-2号材料的研究路线。

    并且,在理论研究方面和纸面化实验研究方面,陈舟还根据相应的针对性研究结果,做出了一定的调整。

    在完成这些工作后,陈舟立马便将研究路线确定的内容,以及d-2号理论研究的内容,全部打包在一块,发给了张一凡。

    这样一来,张一凡他们便可以依据这些内容,快速投入到下一阶段的研究中去了。

    张一凡那边收到邮件后,没过多久,陈舟就收到了张一凡的邮件回复。

    回复内容,就两个字,外加一个表情符号。

    这两个字是“明白”。

    而这个表情符号,则是一个“大拇指”。

    张一凡还是十分赞叹陈舟的这种研究效率的。

    当然,对于陈舟自己完成了理论研究,并没有像之前所说的那样,交给他们来完成。

    张一凡也是能够理解的。

    毕竟,这是改变研究方向的大事,能够自己掌控,肯定是最好的。

    说心里话,张一凡自己其实也蛮期待的,期待陈舟的理论研究成果。

    至于陈舟,当他看到邮件回复是时,只是微微一笑,内心毫无波动。

    随即便又投入到计算物理学、计算化学和计算材料学,这个课题的研究之中了……

    ……

    很快,处在闭关研究状态的陈舟,在不知不觉间,又过去了三天。

    7月8日上午。

    陈舟一早便起来了。

    从今天开始算的话,距离第一个时间节点的7月12日,就只有5天的时间了。

    在这5天之前的时间里,按照研究规划中,陈舟必须完成的研究内容,仍然只是完成了d-2号材料的研究这一半。

    至于另一半的,计算物理学、计算化学和计算材料学的课题研究,还在进行中。

    事实上,这是有点超出陈舟预料的。

    陈舟本以为,到这个时间,也就差不多能够完成这个课题了。

    却没想到,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这个课题的难度和深度,也是在逐级递增的。

    虽然陈舟坚实的数学基础,以及极强的数学思维,已经在这个课题的研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可是,不可避免的是,陈舟还是遇到了棘手的问题。

    在任何课题的研究中,棘手的问题,都是必然存在的。

    只不过,陈舟的这个棘手问题,出现的时间点,比较晚就是了。

    也就造成了陈舟先前的时间误判,以为还能提前完成这项课题的研究工作。

    说不定,还能顺手的把论文也给完成,然后把稿也给投了……

    可惜的是,陈舟先前确实是过于乐观了。

    仔细思考之后,陈舟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打算改变原定的研究规划,单独利用一天的时间,全身心投入到计算物理学、计算化学和计算材料学的研究。

    这也是为什么,在今天上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