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弱哥德巴赫猜想时,他的两篇论文,只是将原来的下界降至了约10^30。”“最后是他的同事,用计算机验证了在此之下的,所有奇数都符合猜想,从而才完成了弱哥德巴赫猜想的全部证明。”“难道说……”陈舟微微摇了摇头,还是算了。他更希望自己能用纯数学的方法,完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虽说计算机证明数学猜想的方法,早已被应用。除了弱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还有被米国数学家阿佩尔与哈肯,借助计算机完成证明的四色猜想。但是,数学家虽然借助计算机证明了四色猜想。可直到今日,人工证明都还未出现。身为一名骄傲的数学家,陈舟显然不愿意这样不完美的证明,出现在自己的手里。收起思绪,陈舟不再乱想。转而打开电脑,在浏览器输入e-printarxiv网站的网址。他打算好好看看哈洛德·贺欧夫各特所上传的那两篇论文初稿。浏览器很快跳转结束。陈舟快速的输入账号密码,点击登陆,页面跳转到个人中心。紧接着,就是一连串的提示音跳了出来。被吓了一跳的陈舟,点开提示消息看了一眼,顿时有些无语。他在e-printarxiv网站的账号,已经被不少同行关注了。而这些提示音,就是这些关注的消息,以及他们发来的私信。微微摇了摇头,陈舟对这些,其实真的不大感冒。要不然,他也不会放着已经疯涨至百万粉丝的微博账号,连登都不登。于他而言,微博不过是分享的工具。而e-printarxiv网站,也不过是一个提前发表论文初稿的地方。打开网站的搜索栏,陈舟输入了哈洛德·贺欧夫各特的名字。随之跳转而来的,便是一条条哈洛德·贺欧夫各特所上传的论文信息。不得不说,这位秘鲁数学家,似乎对e-printarxiv网站还挺钟爱的。这上面挂着不少他上传的论文初稿。怎么说呢,预印站,可以让同行更早的注意到你的研究成果。因为预印站的论文,是可以直接下载打印的。但是,能否获得学术界的认可,预印站所能提供的帮助,就显得很微小了。这也是,陈舟有时会发,有时却不发在预印站的原因。鼠标微移,滚轮滑动,陈舟快速翻找着诺特口中的,那两篇关于哥猜研究的论文初稿。“找到了……”电脑屏幕上,光标停在了中间的位置。陈舟点击鼠标,打开论文页面。在等待论文下载的同时,陈舟也在浏览着论文页面里的关键词和摘要信息。“加权筛法,圆法,分布……分布解构法???”当陈舟看到第三个关键词时,顿时愣住了。他完全没有想到,这再熟悉不过的名字,居然出现在了别人的论文里。而且,还是论文的关键词!微微张大了瞳孔,陈舟的脑海里,思绪翻滚。难道说,我没用分布解构法证明的东西,哈洛德·贺欧夫各特证明了?我没有找到的那个方向,他也找到了?还是说,他仅仅只是用到了分布解构法,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亦或者,他是完善了分布解构法?陈舟此时的内心,远没有刚听见这消息时,那般的淡定了。别的不说,要是哈洛德·贺欧夫各特真的用他的分布解构法,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那陈舟估计得难过的要命。这和陈舟一开始的想法,是不一样的。一开始,对陈舟来说,只是自己潜心研究的课题,有可能被人捷足先登。那科研本身,就是一场竞赛,陈舟能力不够,是没什么好说的。可现在,不仅仅是能力不够。就好像,对方拿着自己精心准备的鲜花礼物,把自己追求很久的女神,给泡走了一样。就只有两个字,心痛!微微摇了摇头,陈舟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全部甩出脑外。现在,不管他是怎么想的,别人已经把论文初稿发出来了。他只能看看,对方有没有一步到位,解决哥德巴赫猜想。自己还有没有,一较高下的机会。此时,哈洛德·贺欧夫各特所上传的第一篇论文初稿,陈舟也已经下载完成。鼠标滑动,快速的连续点击。打开论文的同时,陈舟也开始下载第二篇论文初稿。“陈老先生对于‘1+1’的证明,他一定研究了许多遍,要不然不可能有如此之深的理解,但是……”关于陈老师的证明,陈舟自己同样也研究过很多遍。只是,加权筛法的路,已经被陈老先生走到了极致。后面,几乎没有超过的可能。而且,陈舟的直觉也高数他,加权筛法不会是哥猜的证明方式。至少不会是以加权筛法为主的证明方式。继续往下看的陈舟,很快便在论文里验证了自己的想法。哈洛德·贺欧夫各特在加权筛法这一工具,发挥出应用的作用后,便很快加入了圆法这一工具。哈洛德·贺欧夫各特在论文中,对圆法的运用,同样极其熟练。可以看出,这绝对是一位在数论领域造诣极高的数学家。随后,便是陈舟的分布解构法。但是,看着看着,陈舟眉头忽地一皱。哈洛德·贺欧夫各特对分布解构法的运用,似乎并不熟练……而论文到这里,便也得到了第一个阶段性的成果。看完这篇论文之后,陈舟也悄悄松了口气。他所担心的,只发生了微不足道的那件事。虽然他还没有看另外一篇论文,但是单从这篇论文来看,哈洛德·贺欧夫各特应该还没有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因为这篇论文的研究成果,远不足以达到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深度。毫不夸张的说,单说这篇论文的研究成果,甚至还没有陈舟现在的研究深入呢。也因此,陈舟逐渐放松了下来。他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