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舟按照以往的习惯,早早的便起了床,恢复了晨跑。“弗里德曼教授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句。陈舟也随着这个声音,缓缓扭头看了一眼实验室的入口处。看到的恰好就是,弗里德曼面带微笑地走进实验室。不多时,刚跟研究人员交流完实验准备事项的陈舟,就发现身边多了个人。未及抬头,就听到身旁的两名研究人员齐声打招呼道:“弗里德曼教授,您来了。”随之便是弗里德曼的声音:“你们好,实验的准备进度如何?”一人说道:“正在跟陈舟博士沟通详细的细节,马上就过去调整实验的详细设置。”“嗯。”弗里德曼微微点头,没再多说什么。这两名研究人员也很是识趣的说道:“弗里德曼教授,陈舟博士,那我们就先去准备了,你们聊。”“好,一定要记住探测方法的创新点,知道吗?”陈舟再次叮嘱了一声,得到了两人郑重的回答后,才算放心让两人离开。这倒不是陈舟多管闲事,而是他一早过来,恰好就碰到了这一问题。早晨,陈舟刚到pep对撞机实验室时。就听到一群研究人员围在一起,讨论着他关于奇特量子数胶球的探测方法。这些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最终也没讨论个所以然来。不过,已经听了有一会的陈舟,倒是已经听明白了这些人的困惑在哪。于是陈舟很是积极的,便挺身而出了。这些研究人员自然也认识陈舟,很是配合的为陈舟提供了几张a4草稿纸,以及一根黑色的中性笔。随即,陈舟就在这群人热切期盼的眼神中,开始为他们解答困惑。这大概也是陈舟最为具有时效性的一次解答了。以前的论文,即使有学术交流会议,有报告会等着他,那也会等上好一段时间。而这次,关于胶球实验课题的研究成果,因为将直接对接正在进行的对撞机实验计划。也就使得,陈舟这才隔了一天,就跟这些研究人员在一起,开了个“围坐的报告会”。虽然这些人无法完全跟上陈舟的思路,但是他们听的很是认真。而且陈舟也只是要告诉他们,在他们困惑的地方,具体该怎么做。或者说,陈舟在告诉他们,该如何去更好地准备最后的实验。最终,在一众人的赞叹声中,陈舟合格的完成了自己的答疑解惑工作。要说他们先前,还只是从弗里德曼的口中,听到陈舟的事迹,耳听过陈舟杰出的物理学课题研究能力。那么现在,他们就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实。亲眼见过陈舟对问题的解答后,他们才大致了解了一点,也才明白,为什么是陈舟解决了“色禁闭”这样的难题。为什么弗里德曼会从最开始,就选择陈舟的研究论文,作为最后的实验计划。这些研究人员在得到需要的答案后,立马就投入到紧张的实验准备中去了。陈舟身边也只剩下两名研究人员,也就是弗里德曼到这里时,所看到的那两人。这两人是实验室不同装置区的负责人,也是他们带头在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案。却没想到,他们这么多人,讨论了半天,既没搞懂,也没解决的难题。在陈舟的手里,就这么飞速的被解决了。实在是,太令人感受到差距了……不过,他们也和其他的研究人员一样,对陈舟很是敬佩。虽然他们的年龄啊,研究经验啊,资历啊什么的,都要比陈舟高。但是陈舟是以自身绝对的能力,征服了他们的。不是说,陈舟碰到的问题,只有陈舟一个人在解决的。当弗里德曼跟所有研究人员,告知了这一情况时,所有人都是尝试过的。每个人都迫切的想要解决这个,横亘在最后实验计划中的难题的。只可惜,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解决这一难题的能力,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抓住灵感的能力。而且对于“色禁闭”这些难题的解决难度,每个人都有着清醒的认知。能够在物理学快速发展的今天,仍然令这么多物理学家摸不清缘由,找不到机制的难题,真的不多。所以,对于陈舟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解决这些难题,所有人都是极为惊讶的。再加上弗里德曼告知的,关于陈舟研究过程中的事迹,这些人才会既惊讶,又敬佩。指着这两人离去的背影,弗里德曼轻声说道:“虽然他们不是,陈舟用自己的能力,征服了这些slac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这样的安排下,陈舟迅速的调整了自己的定位。虽然他没有过带领研究人员,做如此大型科研项目的经验。但是有弗里德曼和克罗斯在一旁的协助,陈舟还是很快适应了这一角色的转变。没错,弗里德曼也在一旁协助着陈舟。这样的最终安排,既是对陈舟的保护,也是对陈舟的锻炼。最终,在时间的锻炼下,陈舟很快的便成长为了,一名合格的团队领导者。时间也来到了3月26日。离陈舟解决“色禁闭”等问题,完成奇特量子数胶球的理论内容研究,已经整整过去了16天。这16天中,所有留在slac的pep对撞机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们,全力以赴的准备着最后的实验。终于,在今天,他们的努力将会得到结果。所有的可能,将会在今天,得到一个答案。不管这答案是好是坏,这都将是slac的pep对撞机实验室,也是slac整个国家实验室的最后一次对撞机实验。“陈舟,实验开始的命令……”pep对撞机实验室的控制室内,弗里德曼的话还未说完,已经被陈舟打断。陈舟斩钉截铁的说道:“教授,实验开始的命令,必须,也只能由您来下达!”克罗斯也同样看着弗里德曼:“教授,这是您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