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们也开始要求他公开论文原稿,如果存在错误,同行们寄希望于某个人能魔术般地,看清并修复这些缺陷。只不过,怀尔斯不准备让他人,轻易攫取这份荣誉。怀尔斯就像陈舟那样,开启了证明前的“闭关”模式。这样做的目的,一个是让自己回到那种最初的状态,好全力去修复这个缺陷。另一个就是,避免受到外界的打扰。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想法已经变成了,怀尔斯必须要证明费马大定理,如果不证明出来,那他必然将会有大麻烦。只不过,即使是重新回到了最初的那种状态,怀尔斯一时也无法完成论文中缺陷的修复。最终,怀尔斯在好友的劝说下,邀请了他以前的学生,已经成为剑桥大学著名数论学家的泰勒,一起修复论文中的缺陷。整个春季到夏季,怀尔斯和泰勒一直在工作,甚至常常在深夜里,通过电话进行长时间讨论。他们也从最初的“局部化处理”,尝试对怀尔斯不完备证明中使用的方法,进行小的改良,从而修正错误。发展到了“扩大范围,撒张更大的网,来找寻其他的方法”的情况。但是,直到1994年9月,迈过了春夏两季的他们,仍然没有任何进展。这时的怀尔斯,也已经准备向世界承认自己的失败了。只不过,上帝在怀尔斯向世界承认失败的前一刻,将幸运降临给了他。怀尔斯决定最后再检查一次,他最初证明费马猜想所使用的方法和结构。他试图确切地找出那个数学逻辑框架不能奏效的原因,至少失败也得让他失败的明明白白才行。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突然之间,完全出乎意料的,怀尔斯有了一个难以置信的发现。他在曾经失败的数学方法中,找到了三年前自己放弃的方法,也就是“岩泽理论”。“岩泽理论”原本是用来证明另一个猜想的工具,而此刻,怀尔斯用它彻底弥补了数学逻辑框架里的那个致命缺陷。也正是凭借着这一理论,怀尔斯和泰勒很快就在几个星期内,修复了论文中的漏洞。在时隔两年之久的1995年5月,他们在数学年刊上发布了集合所有工作的两篇论文,包括最终的证明,以及附带的讨论,一共长达130页。由此可见,越是重大的证明,所需要经受的检查和验证,也越是严谨。毕竟,数学是一门发展数千年的学科,如果让错误的证明,成为砖瓦,那这门学科的千年大厦,说不定哪天就倒了。不过,对于怀尔斯来说,虽然花费了很长的时间,这个过程也是惊心动魄的,但这终归是一个可修复的缺陷。怀尔斯仍然完成了费马大定理的证明,也经受住了数学界的检查和验证。他的证明,是被数学界所承认的。而此刻陈舟所发现的,哈洛德贺欧夫各特在论文中的缺陷,却是无法修复和弥补的。也不可能有什么“岩泽理论”,能够拯救这篇论文。当然,陈舟为了确定不是自己一时激动,把验证方法搞错了。他还特意又重新检查,并且验证了数遍。同时,错题集这一神器,也被陈舟巧妙的运用了一下。错题集上,不仅记录了陈舟所验证的错误,更是增厚了许多。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就算是陈舟自己,对于哈洛德贺欧夫各特论文中,运用分布解构法时所具有的缺陷,也是没能修复的。分布解构法的诞生,源于陈舟证明克拉梅尔定理。当时从概率论、正态分布等等方面入手,结合筛法和圆法等解析数论的数学工具,最终才创造出分布解构法。而哈洛德贺欧夫各特在自己的论文中,却忽视了分布解构法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数学逻辑问题。这个数学逻辑结构,远远比怀尔斯碰到的还要命。因为这个数学逻辑结构,直接关系到的是分布解构法的核心逻辑。说白了,就是这个数学逻辑结构,一旦忽视了,那分布解构法也就不存在了。既然分布解构法都不存在了,那这证明从何而来?也有可能不是哈洛德贺欧夫各特忽视了这一数学逻辑结构。只是如陈舟所说的,他太心急了。毕竟,先前那连续的两篇论文,已经将这件事抬到了一个非比寻常的高度。如果他没有像陈舟这样选择性的“失联闭关”,那么他是很有可能受到外界干扰的。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困扰数学界数百年的难题啊!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哈洛德贺欧夫各特的心急,现在的情况,到底如何,谁也不知道。但现在,验证完这一致命缺陷的陈舟,已经掌握了绝对的主动权。也因此,陈舟才会想着继续把自己证明哥猜的论文,发到预印站erintarxiv上。总得让大家看看哥猜的正确打开方式吧?而且自己这么长时间没有发过声,这会怎么着也得站出来一下吧?只是很可惜,也很无奈。整个数学界,乃至数学界之外的人,都沉浸在哈洛德贺欧夫各特的第三篇论文之中。这个预印站erintarxiv,始终在卡着。这也就有了后来,陈舟先进行投稿,再刷新erintarxiv网站的操作。躺在床上的陈舟,又瞥了一眼电脑屏幕。电脑屏幕一片空白,还是没有刷新出来。陈舟微微摇了摇头,但却没有去关闭电脑,而是决定再等一会。这会,陈舟的手机也已经开机。一开机,他就听到了一连串的音效声响起。那个消息的提示音,就没停过……陈舟也体验了一把那种消息刷屏的感觉。可不止聊天软件的消息刷屏,手机短信那个图标上的数字,也在不断的跳跃着。等了好一会,刷屏的消息才渐渐歇了下来。陈舟不禁扶额,他的手机关机,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