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陈舟和弗里德曼一行人的到来,cern这边是抱着无比欢迎的态度的。所以,在克罗斯先前抵达这里时,很轻松地就将相关事宜沟通好了。现在轮到正主陈舟和弗里德曼到场,cern自然拿出了足够的重视。他们安排了专人负责接待陈舟一行人,并且根据克罗斯的沟通情况,将举办两个小型的研讨会,进行学术交流。陈舟看着眼前的中年人,眼前的中年人也正看着陈舟。只不过,陈舟看对方的眼神是在猜测这人是谁。对方看陈舟的眼神,却显得有些火热。很明显,这位中年人对陈舟有着不一样的想法。“约翰斯通教授,这次的学术交流,就劳烦你了。”弗里德曼的声音,拉回了米彻约翰斯通已经陷在陈舟身上的眼神。别人可能喜欢看美女,但是米彻约翰斯通喜欢看天才的物理学家。而陈舟,显然就属于此列。“弗里德曼教授,你们能够来cern,是一件足够值得高兴的事,怎么能说劳烦呢?”米彻约翰斯通微笑着表示。弗里德曼不置可否,他转而说道:“那我们就抓紧时间,去直线加速器实验室吧。”米彻约翰斯通轻轻点了点头:“也好,我们带你们先去参观一下实验室,回头我们再好好交流。”有意无意地,米彻约翰斯通在说这话的时候,又多看了陈舟两眼。陈舟虽然注意到了,却也没多在意。一行人跟着米彻约翰斯通,朝着cern的两个直线加速器实验室而去。这是cern最基础的加速器实验室,也是使用时间最长的实验室。直线加速器的雏形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科学家伊辛教授在1924年提出的。他在一篇名为产生高压极隧射线方法原理的文章中,提出了一个直线加速器的设计图样。但是,由于当时电磁技术的水平所限制,直线加速器并没有被实现。直到4年以后,德国科学家罗夫维德罗才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直线加速器。也是由此开始,物理学界进入了加速器实验的时代。许多高能物理的理论和预言,得以在加速器实验中验证。事实上,从加速器诞生至今,也不过百年时间。但其发展之快,确实证明了科学的进步之快。而且,随着直线加速器的发展,它也被应用到各行各业。尤以医学为重,直线加速器在医学上的应用,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式。“这是linac2直线加速器,它或许和你们以前见过的直线加速器有些许不一样……”米彻约翰斯通指着众人面前的加速器装置,开始介绍道。cern在建设之初,是有一个被称为linac1的直线加速器的。只不过,后来因为服役时间过长,维修费用较高,维修价值不大,便拆除了。这其实和slac关停对撞机实验室,是一个道理。在科学发展和探究的道路上,也存在优胜劣汰的法则。这个法则,不仅仅适用于人身上,也同样适用于研究设备。“加速器主要是由三根用绝缘材料制成的高柱,和它们中间的加速器管组成……”“加速器靠真空泵保持真空,外表流线型,可以防止从任何棱角或突出部分形成的意外放电……”“在加速器管中有金属圈,它们同高压发生器相连的方式,能使一系列金属圈的负压由底部向道:“就是,你来cern是为了什么?”陈舟微微一愣,第一时间没理解克罗斯的意思。他诧异地说道:“我跟着弗里德曼教授,进行学术交流呀,怎么了?”克罗斯看了陈舟一眼,又小心地看了看周围,然后直白的问道:“我的意思是,你会留在cern吗?”陈舟顿时恍然,原来是这么个事。他也突然想明白了,为什么那位米彻约翰斯通教授,会时不时地看自己一眼。想了想,陈舟轻声说道:“暂时会留下,学术交流嘛……”说完,陈舟也不过多解释,径直追上了弗里德曼等人的步伐。留在原地的克罗斯,楞了有三秒钟,然后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他明白了陈舟的意思。一上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陈舟和弗里德曼一行,也只是参观完了linac2和linac3两台直线加速器实验室。中午在cern就餐时,米彻约翰斯通就不再客气,主动凑了过来。“弗里德曼教授,陈舟博士,不知道你们上午观看之后,有什么感受吗?”听到米彻约翰斯通的话,陈舟和弗里德曼对视了一眼,两人同时笑了笑。弗里德曼说道:“约翰斯通教授,说实话,我有些羡慕你呐!作为世界上最大型的粒子物理学实验室,你们的配置,确实是最齐全的。这一点,不管是人员,还是设备,都是如此。”米彻约翰斯通轻声笑了笑:“弗里德曼教授,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我相信cern的所有研究人员,都很欢迎你的到来。”弗里德曼摇了摇头,笑着说道:“不行咯,我老了,思维已经不跳跃了。”米彻约翰斯通也不再多说,转而又问了陈舟一遍:“陈舟博士,上午观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吗?”陈舟想了想,说道:“我对cern的了解并不多,如果单从这两个直线加速器来说的话,我觉得作为基础的加速器设备,这两台加速器的性能和实验性,都挺不错的。”“另外,对于直线加速器这一分类而言,我不知道cern的实验计划是怎样的,有没有为超高能对撞机做准备……”陈舟说的很是直接,他想的就是,反正你要问,那我自然也没必要客气。米彻约翰斯通闻言,微微一愣,旋即轻声笑道:“大概过两天,cern就将开始下一轮的实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