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声音的浪潮席卷全球,一时间,仿佛全世界都在讨论这场典礼。
好声音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被各国媒体人分析着,它作为一档电视节目,已经创造了历史。
而黑洞在典礼开场演唱的那首《Bohemian?Rhapsody》也在典礼结束后,被广泛提及。
并且因为人们对这首歌的褒贬不一所引起的争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起这首歌来,并且加入了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
这首歌的听众化为了两个极端,喜欢的特别喜欢,不喜欢的则纯粹接受无能。
喜欢的人对这首歌给予了极高的赞誉,认为黑洞打破了音乐边界。
黑洞向来以创新见长,这首歌是黑洞的又一次大胆尝试。
为什么摇滚就非得是摇滚?民谣就非得是民谣?
金属乐里就不能加古典了?
歌剧冒犯谁了?
不喜欢的人则认为这首歌有为炫技而拼凑的嫌疑,他们并不认为黑洞江郎才尽,相反,他们觉得黑洞的创作理念有些超前,而且偏离了大众审美,往严肃的方向靠得太近,不是很讨喜。
因为语言和音乐元素以及文化的缘故,这首歌在欧美洲地区的接受程度远比亚洲地区更广,受欢迎程度也是一样,这很正常。
借助这场典礼,一些欧美洲地区的中老年观众得以听到了这首歌,他们对这首歌都表示了高度的赞扬。
“我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华国人写的歌,他像是在写我的童年。”
“这比那些千篇一律的摇滚有意思多了。”
海外地区,这首单曲的销量在节节攀升,亚洲地区则有些低迷。
相较于普通听众,专业人士对这首歌的态度就很清晰了,已经有好几个国家的音乐学院在授课中引用了这首歌作为教学素材。
不过黑洞并不关心这些,他们正在赶档期,欧洲区的演唱会时间赶得很紧,场次密集到了以星期为单位,曹吾的嗓子都有点受不了了。
于是乎,乐乐、青松他们便顶了上来,帮曹吾匀几首歌,或是直接让青松开设备,搞场大Party。
然而欧洲地区的观众对电音Party倒还挺欢迎,每次都玩得挺开心。
不过曹吾也不能一直偷懒,《We?will rock you》就成了很好用的一招。
“Give me your hand!let's go!”
法兰西大球场的中央舞台上,曹吾将双手举过头顶,用力拍两下,然后抬起一只脚用力跺下。
啪!啪!咚!
啪!啪!咚!
现场数万名观众跟随着他一起拍手,跺脚,欢乐无比。
“Buddy, you're a boy make a big noise,”
“伙计,你是个在街头大吵大闹的男孩,”
“Playing in the streets gonna be a big man someday,”
“你将在街头长大成人,”
“You got mud on your face,”
“你的脸上粘着泥巴,”
“You big disgrace,”
“你太丢脸了,”
“Kicking your can all over the place,”
“踢着罐子到处乱跑,”
“Singing!”
“一起唱!”
“We will, we will rock you!”
“我们将,我们将要震撼你!”
曹吾将话筒递向观众,数万人齐声高唱!
“We will, we will rock you!”
“我们将,我们将要震撼你!”
数万人的拍手和跺脚声声势浩大,但每个观众都十分开心,参与感十足,因为他们也是这首歌的演唱者之一。
观众们的热情一直延续到了一周后的欧冠预选赛上,巴黎圣日耳曼在球迷们震天的“rock you”声中,击败了皇家马德里。
尴尬的是,同一时间,黑洞正在西班牙进行着演唱会,《we?will rock you》的歌声也响彻在西班牙的空中。
英国是欧洲地区黑洞歌迷最多的国家,在伦敦站的演唱会上,歌迷们给予了极大的热情,哈里也亲自来到了现场。
这场演唱会,乐乐是主唱,曹吾则担任起了贝斯手的角色。
乐乐的山巅之雪乐队也被邀请来当了嘉宾,现场玩得很嗨。
对于英国民众而言,乐乐已经是他们的准王妃了。
以往的王妃,向来是以端庄、优雅、善良著称,王室历史上还没有过玩摇滚的王妃,更别说是个华国人了。
但哈里的性格向来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