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月,从内地回来已经一个多月的王钢,在经过了精心而又认真的准备后,正式在麒麟卫视的夜间档,开始了自己的新挑战电视评书。
王钢说的就是《品三国》。
相比起之前一个人坐在广播电台的录音室里面说故事,说错了还能改了再录,这现场录的电视评书,困难程度还要增加不少。
《品三国》当然也是录播。
但殷俊给他改变了一下形式。
他没有让王钢在一间屋子里面,对着空气来讲评书,而是做了一个小的录播间,邀请了三五十个观众,来录播间现场听王钢讲评书。
这就不是传统的评书了,而是华夏电视台的百家讲坛的模式,开.放性的讲说。
这就无形中给了王钢一种不小的压力。
因为在国内,在几十年前,甚至是在现在的许多茶馆茶楼,评书人就是这么说的。
你面前有观众,跟你面前没有观众,讲评书那是两种概念。
现在又是电视录播,又是有观众在,王钢的表演形式差了一点,都会被反应出来,从而影响效果。
可王钢就是王钢,不愧是这些年一直在做评书的大家。
他只是调节了几场预演,便已经重新习惯了几年前的这种评书方式。
正式的开始录播时,他就完全进入了状态。
拿出了真本事的王钢,让现场的观众们听得津津有味,随着他的言语、动作、神情变化等等表现形式,浸入了那个让人热血激昂的三国年代。
更重要的是,录播在电视台开始播出之后,收视人数也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加了起来。
其实晚上10-11点这个档期,并不算好。
只能说比起12点的深夜场要好一些,有时候还比不上上午的10-11点档期。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个深夜的时间,却也能让人们头脑冷静下来,清晰起来。
通常科学家和文学奖们,也是在这样的时间段,才会有更多的灵感一闪。
所以在这个时间段看听评书的人,精神力就更容易集中,更容易融入其中。
如果说好了,肯定是好评如潮,名声大噪。
可如果要是说不好,整个时间段也就废了,王钢第一次从电台到银幕前的表演,就此搞砸,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爬起来。
幸好的是,王钢是真的厉害,加上了殷俊给的《品三国》,本来就是优秀的评书,所以仅仅是一周的时间,《品三国》便直线突破了500万的收视人数。
《品三国》直接破掉了这个时间段的收视记录。
你可以说最开始的两天,那些书迷大半都是王钢的《鬼吹灯》的书迷,特意来捧场看一看的。
但后面增加的几百万人,可绝对不是老书迷了,而是新近加入的。
然而,这并不是《品三国》的得慢一点,表现得再幽默一点,时间自然就过去了。
何况一个小时的节目,真正属于王钢的也就是45分钟而已,其余的全都是各种广告。
当然了,关键还是故事好听,王钢的演绎很好,所以喜欢看的人就多。
重视程度增加了,王钢的待遇自然也增加了。
麒麟卫视不但又给王钢专门配了一个生活助理,还陪了一个化妆师,另外还有一辆专车,居住的房子也换成了两室一厅的大公寓。
最重要的还在于,给他的雇佣合同上面,又加了一条补充条款,申明了在收视人数达到什么档次,奖金就会增加到何种程度。
按照现在的1300万收视人数,王钢每一集能拿到的奖金就超过了10万,上了2000万人,便是30万一集。
如此算下来,王钢讲完了106回的《品三国》,光是奖金便至少可以拿到2000万!
王钢非常的高兴,但却没有失态。
因为他的收入早就超过了2000万。
《鬼吹灯》发售的第二个月,有了日.本和韩国的1500万册订单出货,总销量已经到了3700万册,于是第二轮的版税结算,税后王钢已经又拿了3000万。
说来也奇怪,第一次拿了1000万,王钢手都在发抖。
第二次拿3000万,王钢反而是镇定下来了。
第一次的1000万港币,王钢找人全部换成了人民币,一共400万,天知道那些人怎么如此的神通广大,全部用现金给他拎到了东北的家里。
此时人民币还只有10元一张的大团结,400万就得40万张,也就是4000捆。
拿到那么多的钱之后,王钢就后悔了,因为实在是太多,一张床都堆不下。
如此多的钱,他还不敢拿给父母。
想要买东西都没有地方花钱。
最后王钢只能拿了10万给父母,再留下10万请二老养育女儿,兄弟姐妹们各拿了1万,前妻那边悄悄的给了10万。
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