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俊知道得很清楚,在刚刚改.革开.放那些年,那些港台商人,那些欧美日韩的商人,是怎么在华国做生意的。
他们给予华国的帮助是不少,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也帮助华国发展了经济。
可华国给予他们的,绝对是超出了太多正常的回报。
足以让他们吃得盆满钵满,赚得眉开眼笑。
这些商人充分的利用了自己的身份优势,也坑害了不少的地方。
通常最平凡的一招,就是吃光了这里的优惠政策之后,拍拍屁.股走人,让眼巴巴的等着他们吃完优惠政策回馈的地方政.府,彻底傻了眼。
更过分的,就是看准了想要拉拢外资的政绩需求,提出这样那样的条件,几乎是用最便宜的价格吃进好处,然后还要当地政.府帮忙处理销路问题——基本上什么负担都没有,只是躺着赚钱了。
至于最过分的那些,也就不提了,反正让后人读起这段历史来,都会觉得不可思议。
殷俊没打算这么做。
从来都没有。
的同样是这个事儿。
另外还有期待麒麟食品公司在中原来做别的工厂的事宜,被殷俊以“时机不成熟”推掉了,但供应小麦的合作,殷俊却是爽快的答应了。
他直接让牛三儿明天赶过来,和相关的粮食方面的官员们详细洽谈。
作为老板,他给出的唯一指令就是合作要成功,而且要下一个不小的稳定的单子。
这电话是在招待饭店里面打的,省府一号也在场,他对于殷俊这么雷厉风行的作风,非常的欣赏。
只不过徐昌市的几位就有点郁闷了。
如果殷俊全部采购的是他们的小麦的话,那徐昌真是吃肥了。
可现在被兄弟县市分了一大块过去,他们当然是无奈加遗憾。
殷俊自己不会参与这个谈判,牛三儿本来就是场面人,又是大院出身,对于和政.府官员打交道是非常熟悉。
他的身份也足够了。
麒麟集团华京分公司的副总经理,基本上就是第三把手了,在这个即便是香江一个皮包公司老板来内地、省里都会派大员来接待的年代,他并不算什么高攀资格。
事实上,殷俊只是在许昌陪了林清霞两天,便急匆匆的赶回了香江。
不回香江不行,马上就是五月份了,美.国那边除了《雨人》之外,还有不少的事情等着处理。
《肖申克的救赎》铩羽而归之后,殷俊没有对任何人说自己心中的强烈不甘,不过他马上就准备了《雨人》这部可以和《肖申克的救赎》相提并论的经典,就可以看出他心中的想法。
故而《雨人》是必须要认真去拍的。
殷俊对于拍电影的兴趣,是大于别的一切生意的。
但在去美.国之前,殷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生意,需要和人商量一下。
他找的是李超人。
纵观李超人七十多年的商业生涯,他的缺点非常多,但是在做生意的诚信上面,他还是数一数二的。
不然他也不会成为超人,不会竖立起那么大一块牌子。
发展到了李超人这样的地步,声誉比起金钱都重要。
毫不夸张的说,李超人如果做生意破产了,没有一分钱了,他都能在一天之内筹到500亿港币,东山再起。
靠着在英.国做房地产,身家超过了100亿的刘大头,也就是前世的明星杀手那一位,如果破产了的话,可就没有那么好的人脉了,多半只能是靠救济金过日子。
原因就是在于李超人说一不二、答应了的一定会完成。
而刘大头却是靠着坑蒙拐骗起家,在股市上更是坑了不少的朋友和普通人,像是这样声誉不大好的,他运道旺的时候还好说,一旦倒霉了,落井下石的比比皆是。
殷俊对李超人是有保留的批判想法的,不过这并不代表他不愿意学习李超人最大的优点。
现在殷俊做生意,就是跟着李超人学习的。
并不是每个人在内地,都像殷俊这样的公允平等,按照正规的合作方式去做。
越是有那些贪图小便宜的商人、坑蒙拐骗让内地吃暗亏的公司和富豪,他们就越会拿殷俊出来做对比。
这样一来,殷俊就会是站在爱国最高峰的人。
只要这一面旗帜不倒,殷俊在内地就是绝对的受关照的。
只要殷俊有了香江和内地这两个基地大后方,麒麟集团便可以放心大胆的在全世界推广华国文化了。
想我泱泱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又岂是那一点点外在的能显示得出来的?
千百年前古人们总结出来的为人处世的道理,比起尼玛那些西方的所谓心灵鸡汤要强悍太多了,不信回去读一读论语,读一读孟子,保证一辈子都受益匪浅。
许多华国人都不知道,日.本成功的那一群商人和政客,无一不是读遍了华国古代经典的,而且大半的人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