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最强人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六十章 需求决定市场(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因为万康公司的业务范围从方圆100公里扩大到了200公里,所以他们很多时候都没办法一个小时赶到客户家里了。

    为此沈奔让他们只要超过一个小时,一进客户家里就道歉,说来迟了非常抱歉什么的,并且要给一些折扣,也是吓得客户们心潮澎湃。

    尼玛!

    你们没来之前,我们等一个疏通下水道的工人就得等两天啊!

    他来修不好,回去换人又得两三天啊!

    现在你们一个小时没到,就得道歉,还得减少费用,那怎么行?

    况且你们的技术那么的好,每次都能很认真细致的解决问题,不解决好都不离开那种,我们也看在眼里的呀!

    我们澳大利亚人虽然粗俗,但是绝对不是坏人啊!

    不行!

    绝对不能减少钱!

    而且本来不习惯给小费的澳大利亚人,居然无一例外的每次都想要给他们一点小费,但人家就是不收,惹急了转身就跑了,让一些单身的澳大利亚女人,或者是单亲妈妈什么的,看得是一阵心动……这样的男人,拿来当老公,也是英语水准问题,光是有日常和工作用语,肯定是不够的,因为指不准那些用户们,会给你提出什么别的要求,或者是一些土话、俚语之类的。

    第一批的800多人加第二批的500人,都是英语非常优秀的,但他们也经过了一阵的适应期,才能做好的。

    只不过呢,第二批的500人过来,他们是由第一批的人带着先去工作了两个月,然后适应了工作时的各种突发状况,现在已经可以单独的进行工作了。

    这样的例子,完全可以用在第三批的职员身上。

    他们过来先跟着熟手们锻炼,两个月不行就三个月,三个月不行就半年,相信这么长的时间,足够聪明的华国人能出色的应付各种状况。

    最后一个关于人数太多的事情,西澳大利亚州反而是最不担心。

    澳大利亚联邦是非常松散的一个联盟,历史上西澳大利亚州就险些成立自己的国家,因此他们有着非常大的自主权力。

    现在我这里人口稀少,本来就希望增加人口来增加活力。

    像是万康公司的员工这种,完全就是最优质的移.民啊,我们本来就缺少这种干辛苦活儿、苦力活儿的蓝领工人。

    所以肯定是要引进这些人才的。

    当然一下子人手也不能太多,否则太过刺激整个澳大利亚的移.民政.策,也有点不好。

    于是政.府那边就决定,以今年年底为止,第一批5000人为准,明年6月之前又给5000名额,12月之前再来5000人。

    然后这三批过后,再根据他们在西澳大利亚州的工作情况,以及整体的需求状况,再看要不要继续这个政.策。

    毕竟这些人不是单独过来,他们还有他们的家人,加起来可是最少40000人上下了,这个数目真不少了。

    殷俊得到这个消息,不觉感叹外国佬的这些制定政.策,真的是足够的严谨,非常值得学习。

    哪怕是再需要,再有目的性,他们也不忘记遵守规则,然后还要慢慢的分批次看效果,这样才能保证本地区和本国的利益。

    如果换了现在的内地政.府,恨不得无论什么公司,都给招揽进来,进来了再说。

    却不知道鱼龙混杂之下,有些公司很是给内地造成了不少的伤害。

    当然了,这也是内地穷怕了,也没有办法。

    这种情况要过了30年之后,他们才会慢慢的开始鉴别。

    现在在香江这边,一年半15000人的名额,却已经足以是让殷俊兴奋的了。

    他现在雇佣的工人一共有20000多,但除此之外,他塞到各大建筑公司里面去的,同时也进行了各种培训的,足足也有10000人之多。

    在这群人里面先挑选5000人,然后自己再重新的招募新人补充进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良性循环啊。

    虽然距离自己的30000年轻劳动力的5年计划,还差了不少,但有了最开始的这么坚实的基础,剩下的目标,恐怕最多再有3年就能完成。

    沈奔在西澳大利亚州的事情,他是一周必然跟殷俊汇报一次,所以万康公司在西澳大利亚的表现和反馈,殷俊都晓得。

    因此他早就知道,西澳大利亚州急切的需求更多的万康公司职员,就是时间早晚的事情。

    同时,少年在香江的各种培训,从来都没有停下过。

    他就一直有这种坚定的信心,觉得自己一定可以向西澳大利亚移.民成功,所以每周这些工人们即便是再怎么工作忙碌,都必须接受5节课的培训。

    包括了英语、各种技能、风俗礼仪、文化知识……等等,光是聘用的老师,就多达数百人之多。

    对了,丘淑贞的爸爸丘平,现在已经被殷俊提升为培训班的总经理,专门负责调派资源,以及聘请和更换老师,以及根据需求,调整那些聪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