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康德?亨利的签约很简单,很平淡的就完成了。..info
康德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美国人,虽然很惊讶殷俊的年龄这么年轻,觉得他能写出这么有深度的小说,有点不可思议,但美国人出了名的不喜欢探寻别人的隐私,因此康德也没有多问。
殷俊的笔名就是自己的名字的拼音――jun。
合约方面没有什么麻烦,都是标准格式的,康德有心和殷俊处好关系,更没有做手脚的心思。
美国出版行业的一般预付款为10%到30%之间,如果是斯蒂芬金和迈克尔克莱顿的话,一般出版社都会在他们交稿之后,就把首印的版税全部给了他们。
甚至有更夸张的,人家还没有开始写书,就提前拿了100万美金去了,这就叫提前排号。
当然了,华国也有这样的作家,古珑就是享受这种待遇的。
通常他写个开篇几百字,就能换来好几万的预付款。
这也是为什么古珑的许多作品,都是找别人给代写的――他写了开头,却没有更多的思绪,直接干脆就扔给了朋友或者枪手写。
康德既然准备和殷俊以后也合作,他就给的是30%的预付款,2400美金。
双方约定是交稿之日起,三个月之内就会在美国上市,但康德说了,只要他们那边校稿完毕,再排版印刷,加上宣传什么的,一个月的时间就能搞定。
毕竟他们亨利出版社是小型出版社,经营非常的灵活,而且还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卖书非常方便。
殷俊其实有考虑过,小出版社不利于大面积的推广营销,但至少它能保证正常的出版,反正殷俊也不靠版税过日子――2400美金的预付款,也才10000多港币,还不够殷俊和田嘉纯的来回机票钱。
但大出版社不是看不起这两本书,就是要求太过苛刻,如今也只能将就。
最重要的是,亨利出版社在加利福尼亚州到处都有分店,就在好莱坞的比弗利山庄,他们就有一家书店,这对于两本书的版权确立,就是一个大好事儿了。
说不定还没等到殷俊把电影制作搬上桌面,就有好莱坞的公司或者导演看上这两本书了。
况且等到两部电影上映之后,疯狂的粉丝们都会选择购买更全面放映情节的书来观看,到时候就能带动书籍的畅销了。
这欧洲、美洲、日韩和港苔的版权殷俊还握在手里的,到时候不敢多说,各卖出500万册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现在可是书籍销售的黄金时代,一本畅销书在美国都能卖到三五百五册,欧洲更是毫不逊色,甚至日本上百万都不是新鲜事儿,所以不得不感叹,时代进步却也是有一些暂时无法克服的弊端啊。
殷俊可不是一个浪费时间的人,上午把两本书的出版合约搞定,中午和康德吃了顿饭,他就带着两个女将直奔邮局,开始了疯狂的盖邮戳工作。
一张张邮票买出来,贴上去后,请邮局的人一个个盖上邮戳……殷俊花了1000美金,三人专门在邮局里面忙碌了半天,才终于把这三个大箱子里面的1000多个信封给全部盖好邮戳。
看着这些信封,唐舒璇都很想拆开一个来看看的。
她怀疑这里面许多,费雯丽的那颗星星前,从来就不缺少排队照相的。
还有玉婆伊丽莎白泰勒的星星面前,男影迷也很多。
如今的好莱坞,象征意义更大于实际意义。
以前的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现在也就剩下派拉蒙仍旧把总部放在好莱坞,其余的不是倒闭了,就是搬迁了。
华国的一句古话,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十年,用在美国的电影产业也是如此。
好莱坞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的八大电影公司,雷电华早已倒闭,转而去做电视领域的生意了,联美电影公司也是摇摇欲坠,哥伦比亚公司也是在可口可乐的折腾之下,丧失了锐气。
米高梅的状况也不是很好,它的股权不断的变动,让投资者都感到有些不安,而电影领域,除了《007》系列经久不衰之外,他们迟迟没有拿出好的作品来,这也是一个难题。
倒是前几年不景气的20世纪福克斯,前两年做出了震惊全球的《星球大战》,还有点发力的意思。
至于说以后大放异彩的迪斯尼,现在还在严重的亏损之中苦苦挣扎呢,他们连自己的动画片领域都陷入了困境,更别说什么制作真人电影。
要不是有那么多版权支撑着,要不是有迪斯尼乐园的各个项目赚钱,它们三五年之间倒闭都不是稀奇事儿。
事实上,在迪斯尼崛起之前,甚至是迪斯尼崛起之后,好莱坞只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强者。
它就是华纳兄弟,这家公司自始至终就是自己在经营生意,没有外来资本的扶持,靠着自己的时代华纳集团,一举把华纳兄弟打造成了好莱坞数一数二的电影巨头。
时代华纳集团也是华纳四兄弟建立的,而这个集团集新闻、出版、电视台、报刊杂志等娱乐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