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好岳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五十二章 历史,七国的天下(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或者说王玄策不怕犯错,身后有着安玄公背书,只要王玄策不犯下致命错误。

    在这一个时代,或许有人能够完整叙述出历史的时间轴来,但绝对没有舒安来得详细。

    之前的话或许不少人知晓上古史策,但是还从来没有人将历史归纳为一个课程。

    “陛下,大军很快就开拔,时间从速。”

    这件事情终究还是绕不开亚父,不如去书院看看。

    要知晓寻常时候李世民可是没少出宫,自然知晓乡间的模样了。

    此时教室之外李世民同样在思绪,不过在看到亚父准备写什么的时候,他就停止了思绪,而是将目光落在那一只手上。

    因为这句话就仿若是秦始皇亲口所说出来的,这一等雄心,就算是李世民自认为自己都无法比得上。

    玄鸟降夏,成汤灭夏,武王伐纣,周天子时代的开启,随后就是春秋战国的时代。

    ……

    李世民自然不可能因为李君羡的一面之词就决定了王玄策前往安南。

    不过也有一分好奇,历史之上对于秦始皇评价不在少数,但大多是毁誉参半。

    李君羡面色之上露出了一丝苦笑说道,越早出发的话,留个他们百骑的时间更多。

    比如在此之前的司马迁,对于秦始皇的评价就是贪鄙暴虐了,当然舒安自然是不会信了。

    这一个时代的人除了那一些读书的人,大部分也就知晓自己上二代三代这里的历史而已。

    安南的话环境和天竺相差不大,正是这样的缘故,选择王玄策更加合适。

    另外一旁的李君羡则是没有言语,他因为经常来这里的缘故。

    “这同样是春秋战国时代最后的余晖。”

    舒安并没有写多少字,但是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李世民有着诸多的感触。

    “正好现在朕并没有太多事情。”

    那么就不会有太多的问题,而没有后顾之忧的王玄策更容易在西南发挥。

    因为这一位帝王记得没有错话,王玄策可是刚刚从同样属于西南的天竺归来不久。

    甚至落下了一身伤病,若是让其再去西南的话,那么就算是李世民也有一点担忧。

    对于寻常百姓而言,他们可能知晓隋唐两朝,但过了几十年之后,估计只剩下唐朝的概念了。

    而且每一次来回书院都十分匆匆,都在早晨的时候。

    时间并没有过去多久,当李世民走在通往农庄的路上时候,不由感受到来自山水之间的气息。

    李世民轻声感叹道,哪怕是知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总有一丝希望不是么。

    而且还有王玄策本身的能力同样是顶尖的。

    原因很简单,汉夺秦业,刘邦想要稳固自己位置,或者说让自己占据大义之名,那么自然要抹黑秦始皇了。

    和其他的农庄不同,舒安的农庄看上去十分整洁。

    哪怕是李世民也不由好奇了起来,说起来的话,他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听过亚父讲学。

    自然是清楚安玄公的农庄和其他地方的不同,这里不仅仅是环境,还有人都不太一样。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在汉代若是有人为秦始皇不平的话,想必会当成异端吧。

    舒安的历史课程,一个月只有两堂课,当然讲什么内容就看舒安的安排了。

    其中无论出身世家与否的话,此时都认真听着院长的话语。

    而事实之上以法治国同样是后世的写照,但正是这样的情况,让这一位千古一帝看起来不近人情。

    正是在那一个时候,他认识了观音婢,一想到这里之后,哪怕是这一位帝王脚步不由放轻下来。

    说起来的话,他已经好一段时间没有去书院了。

    “文字恰好是记录这些兴衰的载体,记载着人类文明最灿烂的篇章。”

    就意味着这件事情更容易布局一些,有着充足天数做准备。

    “今天所讲的内容,便是终结战国时代的秦始皇。”

    原因的话很简单,此时舒安正在给这一些学生上课。

    舒安的声音缓缓在课堂之中响起,所有的学生都被吸引了,被这一门课程所吸引了。

    事实之上这一句话同样表达了舒安的意思,秦始皇终究还是功大于过。

    不过接下来李君羡则是将百骑之中的问题都说了出来。

    当年还在太原的时候,李世民倒是有不少次类似的经历。

    因为他给书院多加了一趟课程,课程的名字就叫做历史。

    “原本想去蹴鞠场看看,看来是没有机会了。”

    “是,陛下!”

    “七国的天下,我要九十九。”

    “现在每一个人写下一句话,可以关于秦皇的评价,也可以是其他。”

    华夏无论是哪个时代还是到后世,都无法逃脱过人情两个字,哪怕是舒安也无法逃脱。

    是人就会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