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兴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世态炎凉 美人如花(中)(1/1)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下午时,我遇到了刘仁轨这个夯货,他一见面怎么说,他对我说,你们杨家有福气了,居然让天家看重,可是不能太娇惯啊。”

    “他有什么资格评议我们杨家,”杨夫人抱怨了一句,忽然停下。唐朝以武立国,重武轻文,一班名将,程知节、苏定方与李绩先后死去,薛仁贵大川大败,只剩下裴行俭与刘仁轨两个瑰宝,即使是裴行俭,还没刘仁轨战功赫赫。

    如果刘仁轨真撒泼,不要说许敬宗,就是皇上与皇后,也要避让三分。

    “你们有什么想法,莫要以为别人是傻子,敏儿不乐意这门亲事,许多外人都瞧了出来。如果传到皇上耳朵里,我们杨家等着倒霉吧。”

    “但,但他为什么要那样说?”

    “我当时也这样问的。这个老夯货就说了,知道大非川之败吧?我说知道啊。老夯货又说了,自从大非川大败后,朝廷文武百官众说纷云,可就没有一个人能赶得上皇太子的见解。我就问了,太子说了什么见解。他没有回答,只是叹息,内秀啊内秀,刘某从来都没有想到皇太子智谋如此。当真是我们大唐洪福长存啊。以后又有一个文武双全的太宗陛下,出现在我们大唐了。以后谁要不相信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老子就与谁急。”

    这一说,杨夫人与杨思俭的儿子右卫将军承祐都感到好奇了。连号淘大哭的杨敏声音也低了下来,偷偷从手指缝里看着老爹。

    杨夫人问道:“那么太子倒底说了什么,让这个老泼货交口称赞。”

    “我也问过,他就是不答。但这个不管了,总之,太子远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这个老夯货眼高绝。如果传出去,太子在东宫创作诗余小令,会对名声有影响的。

    “赋与诗是不是一样?”

    “不是。”

    “只是一种题材罢了,关健是写的人心正不正,心正则诗余同样也是雅作,心不正,就是写诗作赋,亦是俚语艳诗,不能堂大雅之堂。就象律法,对于良吏来说,是辅国安邦的利器,但对于酷吏来,正好让他们能剥削百姓。用之正则正,用之邪则邪。碧儿,你再看看,如果用它来唱歌会有什么结果?”

    正在这时候,外面太监禀报:“太子殿下,右卫将军与杨承祐和杨小娘子拜见殿下。”

    “他们是谁?”

    太监愕然,现在东宫里许多人都知道太子得了失魂症了,所以才每天古古怪怪地跑步。不会连杨家兄妹都忘记了?

    碧儿低声说道:“杨小娘子就是殿下选定的太子妃。”

    未婚妻,不过一想就释然了,自己都快到了加冠礼的年龄,订下亲事很正常。但唐朝风气竟然开放如此,居然允许未婚妻在没有大婚之前,探望夫婿?

    他说道:“让他们进来吧。”

    杨承祐与杨敏一道走了进来,忽然他们听到里面有宫女在唱道:“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杨敏能入选为太子妃,亲戚关系是一部分,相貌也是一部分,才学同样也是一部分。

    立刻就听从这些词作的婉约隽永,特别是最后两句空际流转,使得这首诗余小令变得开阔明朗,回味无穷。

    她不由停下了脚步。

    ps:杨思俭年龄的考证,史书没有找出来。但杨玄感一事过去了四十八年,杨思俭在家中是老大,毕竟太子妃不可能是一位老姑娘(十五岁以上就是老姑娘了),不可能又是六十得子,所以杨思俭父亲出事时杨设订为九岁,这个设定应当不会相差太远。

    杨家女与贺兰敏之的事,记载也很少,司马光用了两个字形容的,绝色。有人说是贺兰,有人说是通奸。我是通过事情的反应处理来判断这一个过程的。如果是,武则天有可能立即会做出反应。如果是通奸,杨家就是有亲戚关系,也会人头滚滚。但事情是这样的,事发后武则天是在考虑,直到太平公主的宫女,才处死贺兰。这个不可能的,难道宫女比太子妃还尊贵。因此真相是虚七岁,五周岁的太平公主!那么贺兰与杨氏女的真相有可能是半推半就,贺兰是主动一方,毕竟贺兰连九十多岁的外祖母荣国夫人都因为他貌美上了。太子又是得了肺结核。这对一个年青少女同样是致命性诱惑。

    小说就根据这一推断,往前演变的。贺兰为什么要这么丧心病狂,往下看。这一次努力改正以前不好的一面。小说是在叙述一个故事,不塞任何讲解性的东西。如有必要,在尾巴后顺带提一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