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火了,彻底的火了,大红大紫!
互联网上,“明朝那些事儿”成为了热门搜索词,从12月开始便强势登达到这个程度了,就是一般的网络小说都比它热多了。
“或许是因为来到这里后和财大出版社战斗过吧!”赵星驰最龗后只能这样想到。
如果说互联网上的热度很难延伸到现实生活中来,人们感受不深的话,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的热度,就足以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明朝那些事儿》的火爆了。
《华夏教育报》、《光明报》、《文艺报》、《解放报》、《扬子晚报》、《参考消息》、《南方周末》、《新民晚报》、《文汇报》、《羊城报》、《工人日报》、《华西都市报》、《深川晚报》、《环球时报》、《华夏文化报》、《华夏社会报》、《华夏信息报》、《青年文摘》、《读者》、《意林》、《四联周刊》……,等等等等,全国、各省市的报纸和杂志,几乎一个不拉的全都报道了《明朝那些事儿》的惊人销售成绩。
不少报纸甚至将《明朝那些事儿》的报道做成了主板的头版头条。
甚至,一向来作为政府喉舌的《人民报》,这一次都做了有关的报导,赞扬《明朝那些事儿》是一本有趣的历史小说,是国内青年作家“金古传奇”先生所著,然后又肯定了这本书的成绩,说在xxx的培养下,国内的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极大的提高,说明了特色教育的成功……
反正通篇下来,赵星驰是在xxx的关怀和领导下才取得了这样的成绩。
这篇报导一出来,除了赵星驰有些受宠若惊之余又有些腹诽之外,全国看到这篇报道的人都被震惊了,尤其是那些自诩为作家的一类人,有一般的文字工作者,有加入了作协的传统作家和青年作家。
记者采访了陈敬明,问他对于这篇报道有啥感想,陈敬明郁闷到不行:“尼玛,我一直在拍摄自己小说改编成的电影,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我咋知龗道?”他一直在忙于拍摄电影,他自己的小说《时代》改编而来,今天是不小心被记者给堵在了片场。
陈敬明当然不会直说,所以他只是错愕了瞬间,下一刻就若无其事的笑着回答道:“抱歉,我很忙的,请让让好吗?”
陈敬明自顾自的离去。
身后,记者们却没有不高兴,反而兴高采烈,因为他们已经在心里打好了腹稿:“陈敬明片场耍大牌,无视金古传奇”。
也有记者在赛车场采访了王寒,问他对此有什么感想。
王寒先是一怔,然后冷着一张脸说道:“我有个毛的感想,这关我屁事啊!”
记者心里暗骂,立即打定了主意回去之后把他往臭写,怎么臭他怎么写:“王寒当场表示金古传奇不配”。
第二天,赵星驰就在报纸上看到了有关陈敬明和王寒的报道,一个是无视他,一个是表示他不配。
赵星驰没有和陈敬明、王寒接触过,所以不好下评论两人到底有没有这样对记者表示过,毕竟媒体的尿性,他在地球上的时候就深有感觉。
赵星驰很快就将这样的报纸给丢到了一边,然后拿起那些吹捧《明朝那些事儿》、吹捧他这个作者的报纸来看。
尤其有一篇文章写得实在是太好了,赵星驰看了都“拍案叫绝”
“我对畅销书是一向不感兴趣,越流行,越不买账,因为这样能够显示出我的与众不同来。你们可以说我是羡慕妒忌恨,但是我不觉得,原因你们的懂的。
武侠小说流行的时候,我看言情小说去了,打打杀杀的我最讨厌了。
言情小说流行的时候,我看武侠小说去了,因为恋来恋去的最虐心了,还是打打杀杀很新鲜。
就这样,一直反着来。
幸好,《明朝那些事儿》横空出世了,然后拯救了我这样的小编。
在此,向伟大牛掰的作者金古传奇先生致敬!
……
……
内容看完,我们可以知龗道,这本书包含了战略、政治、权位、投机。金古传奇先生刻画了一系列任务的心理特征,将人在社会交际中的成功与失败的心理因素推向至关重要的位置,并且……
……
这本书展现了金古传奇先生的价值观,虽然全书表现出肉弱强食的丛林法则,但我们完全可以看出金古传奇先生是不提倡滴,并说明了暴力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
在讲历史的小说里,金古传奇先生的文笔独树一帜,不仅写得好,还写得妙、写的呱呱叫,看得身为小编的我热血沸腾、激情四溢、汹涌澎湃,我不得不佩服金古传奇先生博大的才学、缜密的思维……
……
金古传奇先生的文笔同时又是非常幽默滴,其中包含网络流行语、广告词、电影台词……
……
我决定了,决定用我微薄的薪水去买一套正版的《明朝那些事儿》!
ps:我做了一下反思,为啥我以前就那么喜欢买盗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