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刚亮,蔡明德便带领斥候返回,
“禀大将军!我们在上游五十里处,果然看见敌军战船,约有三万人。”
“你是怎么看出敌军有三万人?”
“我见几只船所做饭量均是一百五十人左右食用,以此类推,可判定有三万人。”
李月拍拍蔡明德的肩膀道:“明德可堪大用,南诏军的水师确实是三万人编制,你觉得我们该如何胜敌?“
蔡明德笑笑说道:“可用我们的老办法,火攻!我见西洱河渡口的上游约二里处,有一大转弯,水流湍急,若我军在此伏下火船,再在岸上埋伏弓弩手,获胜可能极大。”
李月点头表示赞同:“此战的关键必须是速胜,赶在敌人援军赶来之时结束,否则下面就是一场硬战,即使我军获胜也是惨胜。”
“大将军不是新开发出一种改良过的火yao桶吗?我看过,威力要比火yao包大得多,配以专用的投掷机,正是对付战船的利器。”
李月亦笑着说道:“不知是谁发明了火yao和火油,在战争中竟有如此大的威力,让我们屡屡尝到甜头,只是这火yao耗资巨大,我们手上存货不多,朝廷也不再给,所以得有效利用才行。上次你手下一伍长提出,用铁皮桶或木桶代替纸包,制成标准重量的火yao桶,再配置专用投掷机,可大大提高投掷精度,威力也大了很多。想不到一个小兵也有这样好的建议。他是叫严明吧!”
“大将军说得不错,这个伍长严明本来就是个制火yao的匠户家庭出身,所以懂一点火yao,说起这个严明,大将军还曾救过他一命。”
“我几时救过他?”
“大将军忘了,去年训练越野跑比赛的时候,有个小兵不是被蛇咬了吗?是大将军替他将毒液吸出,这件事大将军忘了吗?”
“我想起来了,原来那个小兵就是严明,他也算我的旧部了,改日我要见见他。但让我更欣慰的是,我手下竟有明德这样的将才,正是你的领导,才能让每一个士兵都发挥自己的才能。”
蔡明德听了李月的话,感动得眼含热泪,他半跪着对李月说道:“这都是大将军所教,我在去年还是个伍长,被视作老弱之兵,要是没有大将军的提携,我怎么可能当上今天的中郎将,大将军知遇之恩,我蔡明德粉身碎骨也难报答。”
李月扶起他说道:“英雄莫问出处,可见大唐军中其实藏龙卧虎,只是无出头的机会,明德为中郎将还是屈才,跟着我,我将来一定让你也做大将军。现在我就交给你个任务,你领三千军,佯作主力尾追南诏军,注意任务是将其引回,中间的手段你自己去把握吧!这应该是你的长项。”
“末将尊令!”
第二天李月便率大军赶到了西洱河边,见这条河水深河宽,水流湍急,在上游两里处,果然有一个大转弯,水势更急,李月命在河两岸拉起五条粗大的铁链,又将征集来的几十小船,盛满了火油干草。同时又在河两岸各埋伏一万弓弩手,静静地敌军的水师到来。
南诏军水师大将王兵各约四十岁,为南诏大军将,几次对唐朝的战争他都参与,亲眼目睹了唐军的软弱,稍微强击,便即溃败。李宓兵败,伤病多是一回事,更重要是士气极为低落,还未交战,唐军便四散逃命,实在让人轻视,唐朝有这样的军队,居然还占领这么大的土地。王兵各是极力主战派,希望南诏能取大唐而代之。这次他为副将奉命断李月军的后路,心中极为渴望一战,天刚黑时,他得到主将洪光乘的传信,唐军已被引诱南下,他遂命各船起锚,顺流而下,准备先断唐军粮道,再攻其背。这时已是七月,连下了几日的大雨,河水暴涨,水势更是湍急,大船的速度急快,
一个时辰后就行出了近五十里,前面便是西洱河上水流最急的鹅颈湾,王兵各坐在中间的大船之上,正在考虑对唐军的下一步作战。突然前方传来巨大的撞击声,王兵各还没反应过来,就感觉自己的坐船重重一顿,王兵各被甩了出去,同时听见了木头破裂之声,他忍痛爬起冲出舱外喊道:“出了什么事!”
“大军将,好象前面的船撞到什么了!”
正当王兵各诧异间,突然前方出现了冲天的大火,前军的战船纷纷被点燃,船上士兵乱成一团,突然一支狼牙箭“嗖!”地射来,正中他的左肩,他一个踉跄,跌倒在地,旁边的亲兵赶紧上前将他扶起,送进舱内。这时王兵各已经隐隐看见,岸上竟是密密麻麻的人影朝河中射箭,右岸也是。
“唐军!唐军!有唐军的埋伏!”前方船上传来手下的嘶喊声,王兵各脸色苍白,他知道自己中了埋伏,更痛恨自己的大意,竟未派人先搜索沿岸,说到底还是因为自己太轻视唐军了,轻敌者必败啊!
“大军将,唐军不是跟洪大军将走了吗?怎么会在此地出现?”旁边的一名亲兵问道。
“我也不知道!”
外面的南诏军喊声、叫声一阵比一阵凄惨,刚开始南诏军躲在舱内,当大火烧来的时候,舱内的士兵忍不住高温,纷纷逃到后面船上,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