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
相大禄道:“将军率人在城内策马的事情,本相也听说了,之前郭嘉尚书曾经有过叮嘱,晋国官员肯定会在这方面为难的。”
其实前来晋国出使的乌孙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疯狂,晋军有着强悍的强悍,并不畏惧乌孙的大军进犯,想要在与晋国交涉的过程中占据便宜,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之前出使晋国的时候,这里面的道理相大禄就已经看明白了。
晋军强悍的实力,能够让晋国有着更多的主动权,在乌孙王看来虽说不是这般,但是摆在面前的现实却是这般,有着强悍实力的晋国不仅能够与乌孙联合,同样能够联合大宛。
晋国能够进行多方面的选择,但是这样的情况放到乌孙的身上就不同了,因为乌孙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很紧张,不仅进犯大宛,与匈奴之间也是有着诸多的恩怨的,一旦晋国与这些国家联合之后对于乌孙来说将会更加的不利。
这也是相大禄颇为迫切的地方,晋国有着其他的选择,乌孙与晋国联合之后,才能让乌孙的利益最大,但是乌孙的将领却是沉浸在以往的战绩之中,对于晋军的强悍缺少足够的认识,若是按照这样的方法去应对晋军的话,最终吃亏的肯定是乌孙。
相大禄为乌孙的发展做出了莫大的贡献,自然是希望乌孙的实力能够更加的强大,最好能够从大宛、匈奴的身上得到更多的好处,但是乌孙对待晋国的商人这般,难免会让晋国有着诸多的不满,从晋国对待乌孙商人的事情上就能看出,晋国的皇帝对于乌孙行事方面的不满。
更好的维持与晋国之间的关系,乌孙方能在征战大宛的时候有着更大的作为,乌孙的壮大,带来的将会是更大的主权,以后乌孙之人在应对晋国之人的时候,会更加的有身份地位。
莫说是乌孙的将领,就连乌孙王对于晋国亦是有着诸多的不屑的,若是按照乌孙王的想法行事的话,乌孙的大军想要在攻打大宛的时候有着更大的作为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着晋军从中策应的话,情况将会有着截然不同的变化,即便是晋国不愿意发兵,只要晋国能够提供攻城利器,对乌孙来说也是有着好处的。
乌孙的大军实力强悍,在攻打大宛的时候,往往能够让大宛的军队处于被动防守的局面,而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