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者只有两人,厉害。”
这次案例,足可称之为教科书式的案例。
即便最后,文中也坦白,患者最终抢救失败,但前期二十个小时的空白期,也是无可奈何的,救治时间晚了,手术做得再漂亮也无济于事。
欧阳扯出纸笔,将方才所吸收的东西撰写一遍,打算明后天去某高校讲学时,当成公开案例来讲述。
虽说论文尚未发表,但这种宣传稿论文隐私性也不大,说不定早在英伦本土流传开了。
写写画画。
到了凌晨三点。
期间电话响了,是欧阳夫人,询问他怎么还没回家。
欧阳好一通解释,还是被臭骂一顿:“你可不是十八岁小伙子了,差一脚六十岁,临老了不懂事?”
欧阳讪讪,说写了批文立马回去。
收拾好东西,最后收尾。
他将目光放在署名上,到时候演讲案例,自然要提及两位医生的名讳——
MSF.Delia&Michelsen.UK
MSF.Zhou.CHN
并列第一论文署名,后有标注,主刀医生为MSF.Zhou.CHN。
眼光落在此处,欧阳愣了,MSF是无国界医生的缩写,中间为人名,后续则为国籍编码。
所以……
搞定手术的人,是自己的同胞?!!
国内什么时候蹦出来这么一位肾外医生了?
技术或许也就算一线,但问题是,能被‘柳叶刀’期刊选为宣传稿论文发表,此人肯定是受到重视的。
仔细想想,国内肾外领域的医生自己都认识啊。
而且。
这人肯定不是港城的,港城编码又有区别,CHN就是大陆编码。
“周,姓周的大夫,还真不认识……好家伙,都疏通了MSF和柳叶刀的渠道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厉害啊!”
欧阳彻底欢喜了,这一晚上花的时间值了。
不声不响,还隔空认识一位能在国际医学界混上脸面的同胞。
现在想想……
欧阳也知道为什么这论文会在自己手上了。
其一是肾外科目。
其二就是此人国籍了。
几位联合审稿中必然有相同国籍的审稿人,给出一个善意评分,免得论文作者难堪,这也是行规。
终于,他写下评语:“很有意思、具有启发的论文,分值8。”
10分满,8优秀,这样的分值可算非常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