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的骑兵数量达到了十三万人了。”李显忠笑道。
“现在我们总共有二十五万匹战马!北方行省本就是产马之地,我军之中战马数量最多!”李显忠道。
不仅仅是中原各地大建公立学堂,在高丽、安南、东瀛等地也在修建公立学堂!所有学堂中的教材基本一样,除了儒学、实学之外,现在朝廷对于爱国主义教育也异常的重视,爱国教育也同时推行到高丽、安南、东瀛各处!
有一些儒士则是惊讶不已,从古到今没有不收盐税的!在任何时代,盐税都是天下财政支柱!现在废除盐税,固然造福百姓,可是朝廷的财政收入必然大大降低!
多次作为皇帝特使前往各地,许多人都觉得赵谌将虞允文当作未来的首相来培养!
“这一次朕正是为了这件事情而来!”赵谌道。
这将领正是驻守上京一带的李显忠!此刻李显忠异常的兴奋、喜悦。
这几年来,政务院仍旧不断在辽东进行宣传工作,赵谌“救世主”的名声越来越响亮,家家户户的契丹人家中都摆放着赵谌的塑像,契丹人中甚至出现了多个宗教组织,都是以供奉赵谌为目的。
正月十五元宵节当天,朝廷下旨,废除天下盐税!
赵谌在军中的威望极高,无人可及。
“不过这样的花费是值得的!我们大宋幅员万里,国民近亿,必须至少保持一百万或者更多的兵力才行!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赵谌道。
“啊!”李显忠的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色来。
虞允文再一次作为皇帝特使前往这两大行省,指导两大行省议会的建立。
“刘锜那边的情形如何?”赵谌道。
三月十五日,赵谌、曲端等人来到了曾经的辽国上京临潢府一带,现在这里是大宋北方行省的首府所在。
黄昏的时候,赵谌、李显忠等人来到了宋军军营中,在这里他再一次受到了巨大的欢迎。
这一年,赵谌对于政务院的干涉越来越少,他将大量的精力花费在了国会、法庭制度建设之上,政务院运行稳妥。
一时间,民间无数百姓将废除盐税当作政务院建立以来第一大善政。
这一年仍旧有蒙古人南侵,李显忠、刘锜等部仍旧是在被动的防御。
整整一年的时间,朝廷没有战事!
冬天的时候,蒙古人再次南侵,宋军仍旧是以防御为主!
“陛下,北方蒙古人历年来不断的侵袭我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末将请求带兵进入蒙古,消灭蒙古之患!”李显忠道。
这些人根本不知道现在盐税仅仅占到朝廷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朝廷已经拥有废除盐税的经济基础。
从宣武七年赵谌进入中原开始,一直到现在宣武十二年,短短几年的时间,各地农业恢复,天下农税大增,朝廷减少税卡、鼓励商贸,商税在短短几年几乎增加了四倍,而且还在不断的增加之中!现在的朝廷已经不再需要盐税补充经济!
各地百姓高兴到了极点!因为食盐乃是生活必需品,古代的食盐价格极高,百姓每年有很大一部分收入都花在了食盐了!现在盐税废除,百姓吃盐只用花以前几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的银钱,他们心中怎能不喜!
“陛下,您终于来了!”李显忠道。
“刘锜将军手下有十万步兵,八万骑兵!”李显忠道。
李显忠默默点了点头。
虞允文、胡铨、王十朋等年轻人自不必多说,另外的赵鼎、李光甚至秦桧都才能出众,三十六行省的省长也大都是曾经军机处、军队、生产建设兵团的精英,可以说国家的人才储备极多。
当日下午的时候,赵谌来到了临潢府的南城门外,在这里,无数的契丹人跪迎赵谌到来!
一年的时间,川蜀、江南有接近八十万百姓前往北方、辽东,另外高丽也有数十万人为了土地、农具前往辽东而去!
宣武十四年的春天,二月二十日的时候,赵谌率领御营一万士兵朝着北方而去,军部大臣曲端与赵谌一起北上。
国库充实,不过很快,国库中的金银又投入了各地的建设之中。
“陛下!”最前方则是有无数的军人在那里,这些军人的眼中也带着激动的神色。
其实除了虞允文之外,胡铨、王十朋等人也常常前往各地处理政事!
“陛下,我们何时对蒙古人用兵?蒙古人数量不少,若是仅仅靠着末将一军,未必能够全歼蒙古人!”李显忠道。
现在的大宋政务院中,人才济济!
“自然不是你们一军了!这一次朝廷将会动用你、岳飞、韩世忠、刘锜一起对蒙古人展开围剿,一举清除蒙古边患!”赵谌道。
“走!今日朕就住在你们的军营中!”赵谌道。
“朝廷休养生息整整两年的时间,无论是政策、制度都越来越是完善,国家的财政收入也越来越多,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抽出手来对付蒙古人了!”赵谌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