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有从酒中醒来的智深兄来到了山门前,那些从没有喝过酒的人看着醉酒的他有些厌烦,他们读不懂酒的美,他们同样读不懂鲁智深的陶醉,不过说回来鲁智深同学还是有些酒后无德,酒后话多,动作多,事情多,简直就是鲁三多。为了对付已经醉了的鲁三多,和尚们摆起了类似少林寺的铜人阵,不同的是少林的铜人阵是为了考验武功的,而五台山的铜人阵是为了棒打鲁三多的,幸好,方丈出现了,鲁智深最信服的人出现了,梦醒了,酒醒了,鲁智深从渭城回到了五台山,我就是一个和尚,这就是生活。
重新过上平淡生活的鲁智深享受着五台山的一米阳光,想想自己不用去坐深牢大狱,其实也挺愉悦,至少不会自己不会像那些被抓进监狱的人那样哭天喊地,永不瞑目,幸福是比较出来的,鲁智深再次确认了这一点。
尽管高人说人不能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但鲁智深不久之后还是被同一块石头绊倒,这块石头叫做酒,因为时间又过了几个月,鲁智深的嘴里又淡出了鸟。
淡出了鸟的鲁智深选择了再次下山,这一次他带上了钱,因为他知道山下会是物欲横流的社会,在那里人们只认钱,而不会认他这张长期饭票。
山下果然是另一番场景,跟山上的冷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生活有的时候就是这样,不长的距离却会有不少的差距。
下了山的鲁智深依然离不开他的两个最爱,一是兵器,二是酒,他在一个打铁铺里开始选择自己兵器,选来选去,他选中了一款水磨禅杖,当时他不会想到,这个只是看起来比较酷的兵器会在日后十字坡的黑店里救他一命,文人是一看其字就知其人,练武的人其实一看兵器也就知道为人,兵器是不会骗人的。
兵器问题解决了,鲁智深开始解决酒的问题,他发现这些酒家几乎都是五台山寺庙的股份,用现在的话说,那时候的五台山已经实行了烧香拜佛一条龙,只要您来到五台山,您的一切消费都要归寺庙所有,事实证明这是一条很棒的商业法则,看来离佛近的人还是聪明,比如智真长老,比如现在少林寺的CEO释永信,佛说英雄莫问出处,行行都有富布斯啊。
到处讨酒失败的智深兄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既然酒店不卖酒给五台山的和尚,那我不说我是五台山的和尚就是了,这就是一个和尚的变通,事实证明很成功。自称是外地和尚的鲁智深顺利的喝到酒,还吃到了狗肉,人生至此,夫复何求,已经郁闷了快一年的智深兄终于找了快乐的理由,快乐是什么,快乐就是美酒加狗肉,这就是快乐,原来就是这么简单。
前面的事情告诉我们,鲁智深是个酒后话多,事多,动作多的鲁三多,这是他的三多也使他的五台山和尚生涯走到了尽头,因为五台山的和尚是不能喝酒的,更不能耍酒疯,而且一耍就是两次,在鲁智深走后他们还给他起了个名,“鲁二疯”,以纪念他那两次伟大的酒疯。
再也维护不住鲁智深的智真长老只能选择让鲁智深离开,尽管他知道这个和尚其实是与佛最有缘的,可是现在,外面那些庸俗的和尚非要叫嚣着让鲁智深离开,不然他们就绝食,自古英雄多磨难啊,智深兄,到了你离开的时候了。
预测大师智真长老给鲁智深上了最后一堂佛法课,他告诉智深,佛法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无论什么时间,无论什么地点,佛法都是开启世界的钥匙,五台山虽然是不错的修炼场所,但最好的修炼场所其实是在尘世间,如果能在尘世间把人生看透,那其实就是最好的修炼。
从这堂课后,鲁智深真正明白了,吃饭是为活着,但活着并不是仅仅为了吃饭,即使现在信仰只是一棵草,但这一棵草经过历练就有可能成为参天大树,自己可以不把佛放在嘴里,也可以不把佛放在手上,但他选择把佛放在心里,在这里,他离佛最近,现在已经与佛真正有缘了。
从此五台山上再也没有那蹩脚的西北口音的念佛之声,从此五台山上再也没有一喝酒就发酒疯的鲁和尚,我的五台山,我的避难生涯,挥挥手说再见吧。
佛说,你不抛弃自己,佛就不会抛弃你。
智真长老没有抛弃鲁智深,因为他把鲁智深推荐到了东京大相国寺,这可是皇帝脚下的寺庙,这个去处多少和尚做梦都去不了,而鲁智深发了两次酒疯之后就得到了去大相国寺的资格,因此寺庙里好多和尚都羡慕的红了眼,而鲁智深则冷静的说,“福兮祸兮”,显然他已经不是一般的和尚了。
告别了五台山,从此行走在江湖,目标东京大相国寺,鲁智深变成了自助旅游发烧友。想想仅仅一年前的自己,惶惶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而仅仅一年后,自己可以闲庭信步走在大宋朝的土地上,陕西的鲁达已经成为过去,现在小僧名叫鲁智深,生活就是这样,不断的充满着变数,当军官的鲁达不会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一个和尚,而在五台山上的鲁智深也不会想到自己后面的人生还会那样的波澜壮阔,人的发展永远不能用目测,只能用步量,智深兄,现在开始丈量你的人生吧。
鲁智深下山不久就来到了刘家庄,因为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