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会拥立他儿子。
皇帝心里充满了苦恼,但他还在想着将江潮弄到京都来,他杀不了江潮,并不代表着就没有人会不杀江潮。
郑安绝对会第一个想要将江潮杀了。
皇帝已经查清了郑安造反的事,但是,此时皇帝却又不敢动郑安。郑世民掌控了边关的十几万大军,再加上郑安另大名府的十几万叛军。
不管是哪一方,有可能会让他的皇位不保。他现在只能是隐忍带装糊涂。最好是让郑安杀了江潮,让子弟军跟郑安的平乐军狗咬狗。
可江潮到现在还不受宣,一直不进京,让他也是很无奈。不过,他并没有放弃努力,他不仅再次宣了江潮进京,更是在民间制造谣言和舆论。
江潮如果,还不进京的话,绝对会陷入到谋反的谣言和舆论当中。
想到将江潮逼到京都之后,再借郑安之手杀了江潮,皇帝心里就充满了得意。
另一边,郑安的镇国公府上,隐隐感觉自己可能暴露的郑安,一直在想着是不是离开京都,跟自己手下的平乐军会合。
只是,他打消了这个念头。他就算是想要篡位,也不可能是以反贼的身份。不然,他又何必费这么大的功夫让自己潜藏在京都呢。
而且,现在整个朝庭上下,几乎大部分都是他的人。皇帝已经快成摆设了。要不是此时还不是篡权的最佳时机,他已经直接逼宋喆退位了。
他要的是名正言顺的登上帝位,让天下人挑不出毛病来。
本来,这一切只要自己将整个大赵变乱,再让人将皇帝赶下台来,最好是契丹族来完成这件事。
他再力挽狂澜,以英雄之姿临世。最后,再逼宋喆,或者是他的儿子来个禅位。一切就圆满了。
可哪想到,半路会冒出一个江潮,不仅让他的计划一再受挫,更是直接将契丹族给弄得个全军覆没。
这次,他又听到消息,说自己的平乐军不仅损失了六万多人,更是连他培养的主帅陈仁也被江潮抓了。他对江潮充满了恨意。
主帅陈仁的被抓,让大名府的平乐军可能失去掌控。他努力了这么多年,却是给别人做嫁衣,他如何甘心。
最主要的是,江潮和他的子弟军,威势一时无二,几乎整个大赵提起江潮,都得忌惮几分。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