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带领着那十几万大军,将契丹军占据的几个洲府,又重新占据并夺了回来。
那里留守的契丹军只有几千之众,哪能够对抗得了他们十几万大军。此时的郑世民倒是变成了杀敌的勇将了。
郑安知道了皇帝对他生了疑心,因此,他决定先将兵权掌控在手上为好。
让他儿子回京述职,谁知道会是什么结果!而他自己,则留在了京都。因为他手下的门生遍布,更是掌控大权。
皇帝倒是一时将他无可奈何。再加上郑世民在外掌控兵权。
哪怕皇帝现在知道郑安有反心了,却也只能是干望着,碰也不是,不碰也不是!皇帝这时才知道自己有多憋屈。
朝中大部分知道这些事的大臣们,都表现得很冷漠,没有谁过来找皇帝商量对策。甚至全都装聋作哑。
由此可见,皇帝宋喆做得有多失败。如果,不是因为大部分的官员不想反叛,估计,皇帝可能早就被拉下皇位了。
这时的皇帝想到了江潮,或者,对付郑安一家,只有江潮有那个能力了。
最好,就是江潮跟郑安一家斗得个两败俱伤,然后,他坐收渔人之利。
而就在他想着找个机会准备将江潮调到京城对付郑安时,黄知洲等三名知洲带着耶律光明的尸体来到了京城。
当看到耶律光明的尸体时,皇帝宋喆差点没有一口老血喷死自己。
他满心的肉疼,这可是城池和金银啊,竟然就这样让江潮给杀了。他之前还不知道耶律光明已死。
他还以为耶律光明只是被俘虏了,正由三名知洲带回京城呢,他还在等着靠耶律光明敲契丹族一笔。
现在,敲个毛!他还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契丹族的怒火,耶律光明可是契丹军神,他被大赵给弄死了,契丹族不为他报仇!?
他没想到江潮竟然扔给他这么个烂摊子。这下,他是彻义的焦头烂额了。
特么的,郑安父子的事还没有解决呢。现在又来个契丹族的事。这尼玛的,以后他还怎么活!?
还没等他从怒火中回过神来,民间再次传起了契丹军被覆灭,靖边候江潮是如何大发神威,将契丹军灭于东型关的。
反正说得绘声绘色,将江潮说成了民族英雄。同时,也将那放契丹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