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捡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639 九龙图(2/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顾。

    尤其是在下午。

    这跟金锋在欧罗巴看到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博物馆内有些冷清,神州馆里三三两两的游客们在拍照。

    来这里看神州珍宝的极少有行家,都是些半灌水或者说是打酱油的。

    拍拍照装装逼晒晒朋友圈,真叫他们说个子曰出来,一准抓瞎。

    这一点,真不是金锋鄙视谁。

    因为,在金锋看九龙图的时候就能清楚的感受得到。

    在金锋看九龙图的十分钟时间里,很多人连看都不看九龙图一眼便自从金锋身边绕过。

    这幅黑不溜秋的九龙图真的不是这些人喜欢的类型。

    在神州,九是极数,九龙图可以说是陈容龙祖宗最呕心沥血的一幅神作。

    九头龙的形态完全不同,或神龙见首,或行云驾雾,或俯首或蛰伏或翱翔九天之外,欲撕裂苍穹破开世界

    或矫健或挣扎或悲壮或恩爱,或是怒怼苍天,或是臣服权势

    配着那惨淡翻滚,汹涌滔滔的黑雾浓云,将这九头龙的各个形态刻画得几欲飞起。

    十米出头的超长卷画,包涵了众多名家的题跋和诗词,尤其是那乾隆皇帝的诗词,占据了整整半个版面。

    陈容龙祖宗的诗词同样占了极大的位置。

    金锋现在看的是那太元子的题跋。

    太元子这个人非常的奇特,在历史查不到任何的记载。

    作为一个在元朝做了正儿八经天师的人没在任何史料上留下只言片语蛛丝马迹,这显然是不符合历史常识的。

    他的诗词很有霸气:“玄云泼墨号天风,云头掷火驱雷公。元气淋漓雨师急,天地变化谁为雄”

    从他的笔墨当中完全能看到这位天师曾经的春风得意和豪情壮志。

    这幅画非常的奇怪,从南宋之后画出来到元朝有几个人收藏,然后到了明朝洪武之后,仅有一个收藏戳印。

    一直到了清朝初年的是才重现收藏印戳。

    也就是说,自明朝洪武之后到清康熙这两百多年的时间里,这幅画是遁世的。

    也就是因为这一不同寻常的经历让这幅九龙图饱受争议。

    早在清朝的时候就有很多名家其中就包括和珅与纪晓岚以及刘罗锅三个大才子对这幅画提出了质疑。

    因为像九龙图这样的旷世名画那是绝不可能在整整一个朝代的时间里遁世不出。

    但他们的质疑并没有什么卵用。

    如懿的老公乾隆爷喜欢这玩意。

    当年富甲天下的乾隆号称藏尽天下,什么样的东西只要是稀罕玩意那就全都统统收上来再说。

    那时候是神州第二波收藏的高峰时期,号称的可是康乾盛世呐。

    在那些年里面发生的事,比起神州收藏热的时候不逞多让。

    当年为了迎合乾隆皇帝的喜好,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官员们那是费尽了心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