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捡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171 天大地大 文物保护最大(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默默念出这段史料,黄冠养几个人也不知道抽了多少次冷气,牙龈都快抽萎缩了。

    但,身子却是兴奋得发抖。

    “小金,你的意思……”

    “这是唐僖宗……那把?!”

    金锋嗯了声,淡淡说道:“可惜只有剑柄了,要不然,这就是第一把完整的唐刀。”

    “填补个空白,好好打打小鬼子的脸。”

    “那个张晨不是说张亚子是他的祖先吗?”

    “仔细问清楚。”

    几个人一听,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精彩纷呈。

    要知道,国内这些年从来就没有真正唐刀出土实物,只有在很多王侯墓穴里的壁画中看过唐刀的样式和款式。

    史料记载的唐刀牛逼得不得了,更是倭刀的老祖宗,可奇怪的就是没有唐刀的出土文实物。

    汉代的有,隋朝的也有,但就是没有唐代的。

    所以到了现在,有些跪久了站不起来的专家和学者就提出来,唐刀其实就是倭刀,是东瀛那边传过来的。

    这类人,祖宗都不要了。

    人家东瀛鬼子都比这些专家要脸得多。

    丙子椒林剑、七星剑和水龙剑这三把是保存最完好的传世唐刀。

    当年都是大唐所赐,现在分别保存在正仓院和几个神宫里面。

    这些都是人东瀛人自己亲口承认,并在东瀛历史上也有明确记载的。

    眼前这把唐刀只剩下了剑柄,但也是极具震撼性的历史意义,价值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明朝早期的文昌帝君寺庙、价值连城的唐朝天地法镜、明朝的镇梁金器……

    这些已经够牛逼了,最后竟然还出了一把疑似唐僖宗御用仪刀剑柄!

    这几样东西合起来,关系太过重大,一旦曝光,绝对震惊整个考古界。

    三个老头在小小的庙宇里跳啊,喊啊,哭啊,激动到无以复加。

    唐明皇御用天地法镜就已经属于稀世之宝了,加加上一把唐刀仪刀刀柄,足以震撼整个神州。

    激动激颤过后,三个老头一商量,林世全作为文保第一负责人,立刻打电话逐级上报。

    方劲松作为考古研究所第一负责人,同样上报上级部门。

    黄冠养资历最老,威望最高,二话不说,摸出电话就打给了自己的师伯。

    国博的鲍国星。

    黄冠养师父是夏鼎的大徒弟,八十年代考古的时候,死在了西夏王的浮山大墓里,至今尸骨不见。

    平日里,他跟鲍国星的关系最好,这样的事,自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鲍国星。

    跟着三个老头钻一块一合计,立刻指示行文,发布重要古建筑保护公告,让方劲松和林世全两个部门马上做文出来,飞速赶到这里。

    天大地大,文物保护最大!

    三个人处理这种事来老练得一逼。

    命令逐条下达之后,三老头长吁一口气,面色激颤,心头激动不已。

    这回终于露了一回大脸,长一回志气了。

    这地方虽然赶不上海昏侯,也比不了曾侯乙墓的后续发掘,但比起张献忠的沉船宝藏来说,这地方绝对不会低于沉船宝藏。

    唐玄宗的天地法镜、唐僖宗的御用仪刀光是这两件独一无二的宝贝就是妥妥的道。

    “这次,算你们运气好。”

    “要是被我捷足先登,你们,也就只有哭。”

    黄、方两老头得意洋洋的冲着金锋招手再见,放声大笑走人。

    金锋站在门口,嘴角冷笑连连,眼睛里闪过一抹阴冷的笑。

    开锣大戏,一步到位。

    钉一颗钉子在这里,让你余曙光寝食难安。

    两大国宝在这里,随你任何人来了,也得皈依伏法。

    天大地大,文物保护最大。

    无论任何工程、任何工地、任何项目,只要发现墓葬和古建筑,必须以文物保护为第一首要任务。

    任何工程统统靠边站,统统让步于文物保护和发掘。

    这是法律!!!

    这,只是一个开始。

    红砖搭造的简易灶台,火烧得正旺,大大的钢盆里,一片片厚厚肥肥的五花肉随着滚滚的汤锅翻滚沸腾。

    空气中四处弥散着火锅的香味,随风而来,飘向远方。

    熊熊的柴火映红了每个人的脸庞,就算是最肥的那块五花肉也没挡住三水奸诈得意的笑声。

    张晨一脸崇拜的看着金锋,眼睛里全是亮晶晶的小星星。

    虽然他比金锋大了两岁,但在心里却早已将金锋当做神一般来膜拜。

    金锋端着一个不锈钢大碗。

    碗里满满的鲜红酱料,等待火锅刚刚起泡,金锋抄起筷子夹起一大片牛肉狠狠的蘸了调料,送入嘴里。

    嫩滑爽口,滚烫入喉,禁不住发出长长的叹息。

    随口说起几段话,让张晨牢牢的记在心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